中国导弹之父是谁(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的科学家是谁)
仙山 • 2023-05-17 19:16:11 • 6902次
1、中国导弹之父是钱学森。 2、同时,钱学森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 3、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以下是对"中国导弹之父是谁"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中国导弹之父是谁
1、中国导弹之父是钱学森。
2、同时,钱学森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
3、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与钱伟长、钱三强并称为“三钱”。[1]
1934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5年,赴美进修。1955年,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争取下回到中国,先后担任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高级顾问等重要职务。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2009年10月31日,于北京逝世,享年98岁。
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的科学家是谁
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的科学家是钱学森。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汉族,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空气动力学家、系统科学家,工程控制论创始人之一,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
钱老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在空气动力和导弹研发领域,新中国的军事实力也因为他而急速提升。钱学森是我国的公费留学生,先后在麻省理工和加州理工大学进行学习研究,师从著名流体力学科学家冯·卡门,而师公则是著名的量子物理学家普朗克,可以说是名门大派毕业。
在美国的学习和工作期间,钱学森先后参与了许多军事机密研究计划,能够自如的出入五角大楼,被当时的美国军方奉若珍宝。
但在冷战开始后,钱学森被美国人怀疑软禁,遭到迫害,在周总理的斡旋和努力下,最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回国之后,面对新中国亟待建设的国防工业体系,钱老毅然选择了最难的火箭和导弹领域。
没有钱老,我国想自主研发出导弹,至少要比现在推迟十年以上,也不会有足够的航天科技人才,后来的载人航天等工程也很可能延误。钱老之功,永镌丰碑。
中国导弹之父是哪位科学家
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的科学家是钱学森。
钱学森被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为我国科技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钱学森之所以被称为中国导弹之父是因为他凭借自己的能力帮助中国在航空事业的发展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1956年,钱学森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和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
在钱学森的努力带领下,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钱学森的成就
钱学森也是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作出许多开创性贡献。
钱学森为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是我国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创导人。钱学森博士既是科学家,也是一位具有“高度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和民族气节”的伟大爱国者。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7199014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