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教育学习

对比手法的作用(请问对比有什么作用)

类莺 2023-05-23 20:16:01 7858次

好处:对比的表现手法可以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强烈的感受。 对比是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这种写作手法叫...,以下是对"对比手法的作用"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请问对比有什么作用

好处:对比的表现手法可以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强烈的感受。

对比是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这种写作手法叫对比,也叫对照。

在文学理论上,对比是抒情话语的基本组合方式之一。它把在感觉特征或寓意上相反的词句组合在一起,形成对照,强化抒情话语的表现力。运用对比,能把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这样的对立揭示出来,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比较:一、对比和衬托

1、衬托有主、宾之分,陪衬事物是为被陪衬事物服务的,是为了突出被陪衬事物的。对比是表明对立现象的,两种对立的事物是平行的并列关系,并无主、宾之分。

2、衬托描写的是两个事物;对比可以是两个事物,也可以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

3、衬托的修辞效果主要在于突现正面或反面事物,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即俗话所说的“红花还须绿叶扶”。对比的修辞效果主要是用比较的方式提示事物的本质,使好的显得更好,使坏的显得更坏。让人们在比较中鉴别,给人们留下深刻而鲜明的印象。

二、对比与类比

1、对比双方对立、相反或有差异,对比是为了强烈突出其中一方。

2、类比双方较为接近,大致无差异。

对比的作用

对比的作用: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表达效果: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在文学理论上,对比是抒情话语的基本组合方式之一。它是把在感觉特征或寓意上相反的词句组合在一起,形成对照,强化抒情话语的表现力。

其他常见修辞手法

1、比喻,根据事物的特点,用更加具体、让人易于理解的形象来解释生涩难懂的事物。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可以使事物形象更加生动有趣,让人便于理解。

2、拟人,将事物比做人来写,赋予人的形象与感情。让表达事物更加灵活趣味,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

3、夸张,将事物的特点放大,便于突出事物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影响。

4、排比,通过三个及以上的相似短语或句子的重复,增强气势与表达效果,在朗读时朗朗上口,增强文章的可读性。排比的使用也会使文章格式变得更加规整好看,在初高中作文写作时,开头、结尾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受老师喜爱。

对比修辞手法的作用

对比修辞手法的作用如下:

对比是修辞手法,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对比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对比。

作用:

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这种修辞手法叫对比,也叫对照。

对比就是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通过对比,让好得更好,坏的更坏,突出出来,加强表达效果。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个句子,就是把虚心和骄傲进行对比,用了对比的修辞方法。

运用对比,能把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这样的对立揭示出来,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什么是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在语言写作时表达方法的集合。修辞手法一共有63大类,78小类。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

常见的修辞手法:

比喻、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借代、反语、联想、通感、双关、顶真、互文、比拟、对比

对比的作用是什么

对比是文学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写作方法,它能够突出自己想要表现的对象,并且给人一种极鲜明的形象对比和强烈的差异感受。对比的作用是:使作品主题更突出,人物形象更鲜明,思想感情更深刻,并且能收到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在文学中,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例如《鱼,我所欲也》一文中,通篇运用对比手法,把“生和义不能两全时应当舍生取义”这一论点论述得让人无可辩驳。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7199014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