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百科杂谈

螳螂的外形特征(螳螂的外形特征是什么)

子车新柔 2023-06-02 17:16:20 6123次

螳螂的外形特征: 螳螂体长一般55-105毫米,前胸延长,以绿色,褐色为主,也有些各类具有花斑色。螳螂的标志性特征是有两把“大刀”,即前肢,上有一排坚硬的锯齿。 螳螂的头部呈扇形,较小;复眼突出,大而...,以下是对"螳螂的外形特征"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螳螂的外形特征是什么

螳螂的外形特征:

螳螂体长一般55-105毫米,前胸延长,以绿色,褐色为主,也有些各类具有花斑色。螳螂的标志性特征是有两把“大刀”,即前肢,上有一排坚硬的锯齿。

螳螂的头部呈扇形,较小;复眼突出,大而透亮,以黄绿色为主,晚上在灯光下呈现黑色,单眼,在两眼之间有3个小点即单眼。

螳螂触角细长;其颈部可180度转动;其上有一对特化用来捕捉猎物的前足(捕捉足),停息时弯曲高举胸前。前翅轻柔,能够遮住身体全部 ,后翅比前翅要薄,边缘透明色;腹部十分肥大。

螳螂的生活习性:

1、猎捕各类昆虫和小动物,在田间和林区能消灭不少害虫,因而是益虫。性格残暴好斗,缺食时常有大吞小和雌吃雄的现象。分布在南美洲的个别种类竟不时攻击小鸟、蜥蜴或蛙类等小动物。螳螂有保护色,有的并有拟态,与其所处环境相似,借以捕食多种害虫。

2、螳螂是食肉性昆虫,平时吃蝗虫、苍蝇、蚊子、蝶、蛾等害虫,所以,它是 有益的昆虫。秋天,是螳螂婚配的良辰 吉日,但交配以后,雌螳螂往往因饥饿 要将雄螳螂吃掉,以便她能产生饱满的 卵,培育出健壮的后代。

螳螂的外形特征简介

螳螂按其形体上讲,它属于中至大型昆虫,头部呈三角形,且活动自如,复眼大而明亮,触角细长,颈可自由转动。前足腿节和胫节有利刺,胫节镰刀状,常向腿节折叠,形成可以捕捉猎物的前足;前翅皮质,为覆翅,缺前缘域,后翅膜质,臀域发达,扇状,休息时叠于背上,腹部肥大。

螳螂的身体呈长形,常见的有绿色、褐色,也有带花斑的种类。前足捕捉足,中、后足适于步行。卵产于卵鞘内,每1卵鞘有卵20~40个,排成2~4列。每个雌虫可产4~5个卵鞘,卵鞘是泡沫状的分泌物硬化而成,多粘附于树枝、树皮、墙壁等物体上。初孵出的若虫为“预若虫”,脱皮3~12次始变为成虫。一般1年1代,一只螳螂的寿命约有6~8个月左右,有些种类行孤雌生殖。一些螳螂具有肉食性,专门猎捕各类昆虫和小动物,在田间和林区能消灭不少害虫,因而是益虫。螳螂性残暴好斗,缺食时常有大吞小和雌吃雄的现象。分布在南美洲的个别种类螳螂,有时还会攻击小鸟、蜥蜴或蛙类等小动物。螳螂本身就具有保护色,在不同环境下,还并有拟态,能与其所处的环境颜色相似,可以有效捕食多种害虫。

昆虫记螳螂的外形是什么

昆虫记螳螂的外形是:螳螂的身体呈流线型,体色以绿色、褐色为主,也具有花斑的种类,其标志性的特征为前肢上的一排坚硬锯齿,大刀钩末端长有攀爬的吸盘,头部呈扇形,大而透亮的复眼突出。

螳螂把它的翅膀极度地张开,它的翅竖了起来,并且直立得就好像船帆一样。翅膀竖在它的后背上,螳螂将身体的上端弯曲起来,样子很像一根弯曲着手柄的拐杖,并且不时地上下起落着。

昆虫记螳螂的生活习性:

1、螳螂是肉食性昆虫,猎捕各类昆虫和小动物,在田间和林区能消灭不少害虫,因而是益虫;

2、生性残暴好斗,缺食时常有大吞小和雌吃雄的现象;

3、螳螂有保护色,有的并有拟态,依靠拟态不但可躲过天敌,而且在接近或等候猎物时不易被发觉,动作灵敏,捕食时所用时间仅有0.01秒,它只吃活虫。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7199014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