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生活经验

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的区别(三十六计和孙子兵法的区别)

鲍雯 2023-06-08 08:16:15 5724次

区别:1.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期齐国人孙武所著,年代比较早,是中国最早的兵法。三十六计是明末反清复明洪门帮派所总结的,具体作者不详,要晚一些。 2.孙子兵法论述的内容是战略战术,是用兵作战的大方略。它的出...,以下是对"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的区别"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1.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期齐国人孙武所著,年代比较早,是中国最早的兵法。三十六计是明末反清复明洪门帮派所总结的,具体作者不详,要晚一些。

2.孙子兵法论述的内容是战略战术,是用兵作战的大方略。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战略理论的基本确立;三十六计是计谋,是可以用于政治与军事领域的计策,二者有所不同。

联系:孙子兵法是三十六计的源头,三十六计是从孙子兵法等古代兵法中总结出来的,更加具体,更加实用,可操作性较强。三十六计是支流。他们都是中国古代战略文化中的一部分,具有很强的借鉴和指导价值,至今被各行各业广泛运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三十六计和孙子兵法的区别

二者的区别主要有两点,一是三十六计是明末反清复明洪门帮派所总结的,其具体的作者不详;而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期齐国人孙武所著,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早的兵法。二是三十六计是计谋,是可以用于政治与军事领域的计策,孙子兵法则讲述的是战略战术,是用兵作战的大方略。

孙子兵法的简介

《孙子兵法》又叫做《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不仅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还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一共有十三篇,大致可以分为战略运筹、作战指挥、战场机变、军事地理以及特殊战法几个大类。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区别是什么

《孙子兵法》是历朝历代追捧的兵书,也是后人宝贵的军事学习资料。那么三十六计是哪些呢?分别是胜战计中有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敌战计中有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攻战计中有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混战计中有釜底抽薪、混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途伐虢;并战计中有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颠、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败战计中有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计。

很多计谋,在古代的谋士与军事家都使用过。美人计就是通过进献美人,美人蛊惑、吹耳边风来达到目的。司徒王允用了貂蝉这一美人计离间了吕布与董卓之间的关系,董卓被吕布所杀,吕布没有了董卓这个靠山也势单力薄。借刀杀人这一计可谓是十分有心机的,自己不亲手消灭别人,借助其他人的手来替自己除掉眼中钉。曹操看不惯祢衡骄傲自大的样子,自己出手又怕天下人诟病,于是就把祢衡送给了刘表,刘表转而把祢衡又送给了黄祖。祢衡不把黄祖看在眼里,破口大骂,黄祖一个急性子的人,立马就让侍卫斩杀了祢衡。空城计是为了掩饰自己兵力空虚,造成极大阵势的样子来迷惑对手。三国中,诸葛亮就用了一招空城计,迷惑住了司马懿。

三十六计中走为上计,在我们觉得自己没有希望,硬拼只能徒劳无功时逃跑是最好的计谋。《孙子兵法》在今天的和平年代下,更多的是用于商战。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7199014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