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信不立什么意思(失信不立什么意思解释)
咎宾 • 2023-07-11 22:16:37 • 5984次
失信不立意思是不讲信用的人无法在社会立足。引申为无法立足于社会,无法得到别人的认可。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左传》后人将它配合《春秋》作为解经之书,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以下是对"失信不立什么意思"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失信不立什么意思解释
失信不立意思是不讲信用的人无法在社会立足。引申为无法立足于社会,无法得到别人的认可。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左传》后人将它配合《春秋》作为解经之书,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左传》有鲜明的政治与道德倾向。其观念较接近于儒家,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可以看出这是春秋战国时代一种重要的思想进步。作者要求担负有领导国家责任的统治者,不可逞一己之私欲,而要从整个统治集团和他们所拥有的国家的长远利益考虑问题,这些地方都反映出儒家的政治理想。《左传》虽不是文学著作,但从广义上看,仍可说是中国第一部大规模的叙事性作品。比较以前任何一种著作,它的叙事能力表现出惊人的发展。许多头绪纷杂、变化多端的历史大事件,都能处理得有条不紊,繁而不乱。其中关于战争的描写,尤其写得出色。作者善于将每一战役都放在大国争霸的背景下展开,对于战争的远因近因,各国关系的组合变化,战前策划,交锋过程,战争影响,以简练而不乏文采的文笔,且行文精炼、严密而有力。这种叙事能力,无论对后来的历史著作还是文学著作,都是具有极重要意义的。《左传》对后世的《战国策》、《史记》的写作风格产生很大影响,形成文史结合的传统。
失信不立表示什么意思
失信不立是指不讲信用的人无法在社会立足。失信不立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失信不立可见于《论语》:“人无信不立,业无信则不兴,国无信则衰。”意思是人没有诚信就没有威信,企业没有信任就不会兴旺发达,国家无信用则回败落。《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作品多为语录,但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其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
失信不立是什么意思二年级
“失信不立”是一个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意指一个人如果丧失了信用,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失信不立”强调了信用的重要性,并提醒人们要珍惜信用,遵守诺言,把道德和信用作为自己的基本准则。同时,失信者也应该及时反省并改正错误,重建信誉,重新获得社会认可。
这个思想与现代的信用体系有相似之处。在现代社会中,信用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在各种场合下保持良好的信誉,比如信用卡、贷款、房屋租赁等方面。如果一个人失去了信用,他将难以获得金融支持、签订合同、甚至找到工作。
相关推荐
-
意思是光顾自己还来不及,指没有力量再照顾别人。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在陈国闲居时,弟子冉求从鲁国回来,说鲁国宗庙失火之事,孔子说一定烧了桓公、僖公的庙。冉求说夫子料......
-
ned是荷兰的简称。国家荷兰王国在荷兰语中是KoninkrijkderNederlanden,所以简称NED。荷兰是由荷兰、阿鲁巴、库拉索和荷属圣马丁4个构成国组成的君主立宪制的复合国,......
-
1、随和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suíhe。释义:指顺从、谦和;指应和、附和;指应和、依附者;指随侯珠与和氏璧的并称。出自《楚辞·王褒〈九怀·陶壅〉》:“瓦砾进寳兮,损弃随和。”2、其他相......
-
读音jǔbùshèngjǔ释义1胜:尽。列举也列举不完。形容数量很多。2【解释】:胜:尽。列举也列举不完。形容数量很多。出处鲁迅《伪自由书·后记》引谷春帆《谈“文人先行”》“.,以下是对......
-
-
-
-
-
-
-
-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7199014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