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教育学习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意思(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是什么意思)

泉旋 2023-07-13 04:16:20 6523次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表面意思是说一个房间都不去打扫 以后又凭什么平定天下呢? 其实告诫我们成大事者需要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头顶青天,踏踏实实地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小事做多了就成大事了。——老子云“合...,以下是对"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意思"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是什么意思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表面意思是说一个房间都不去打扫

以后又凭什么平定天下呢?

其实告诫我们成大事者需要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头顶青天,踏踏实实地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小事做多了就成大事了。——老子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况《劝学篇》里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前苏联革命导师列宁也说过“人要成就一件大事,就得从小事做起。”——《习惯说》

刘蓉(清)“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希望对你有帮助。

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是什么意思

  “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的意思是: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打扫干净,用什么来治理天下呢?“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出自《后汉书》中第五十六章,原句为: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故事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祖河东太守。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译文

  陈蕃字仲举,是汝南平舆人。他祖上是河东太守。陈蕃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一人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无章。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蕃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祸患这件大事为己任。为什么要在意一间房子呢?”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很有自己的见解,与众不同。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意思是什么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一屋不扫就真的不能扫天下了。儒家思想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影响了国人思维多少年,而实际上,修身讲的也是提高自己个人的综合素质,并不是一味地强调做很琐碎的事情。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一个人过于把时间用于”扫除一屋”上,那他怎么又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来”扫除天下”呢

历史上,也有很多一屋不扫就扫了天下的事例,儒家的创始人孔老夫子不是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为君子。”一个房子都扫不好,怎么去扫天下呢?

形容凡事要从小事做起,只有做好小事,才能干大事其实告诫我们成大事者需要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头顶青天,踏踏实实地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小事做多了就成大事了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是什么意思

此句的翻译应是大丈夫生活在世上,应当以清扫天下的污垢为己任。怎么能只做打扫一庭一室的事呢!

多用 比喻大丈夫当立志为国,以治理天下为己任。

而后文是大家所熟知的,薛勤当即反驳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依我之见,扫一屋和以天下大事为己任之间也需要找一个微妙的平衡点。例如,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堪称欲扫天下而先扫一屋的代表 ,他从小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目标 。在他的青少年时代,学习成绩是一流的,社会活动是广泛的。他办过报纸,写过文章,做过洋洋万言的演讲 ,有过人的口才与机敏,这些对于他日后出任总理时的雄才大略不能不说有相当大的影响。假若他没有当年脚踏实地的“扫地”工作,那么,当他面对一个6亿人口的泱泱大国,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局势,面对那些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他能够当好日理万机的国家总理吗 ? 这说明周总理“扫天下”的光辉革命业绩与他早年的“扫屋”工作是分不开的。 “扫屋”与“扫天下”一脉相承,殊不知屋也是天下的一部分,“扫天下”又怎么能排斥“扫一屋”呢?

语出《后汉书·陈蕃传》。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7199014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