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百科杂谈

二十岁古代称呼(二十岁古代称呼是什么)

雪虎 2023-07-29 20:16:09 5528次

男子称为弱冠,女子称为桃李年华。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bai十花甲、七十古稀。 古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的,等他们长到一定的年龄,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的仪式。男行冠礼,就是把头...,以下是对"二十岁古代称呼"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二十岁古代称呼是什么

男子称为弱冠,女子称为桃李年华。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bai十花甲、七十古稀。

古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的,等他们长到一定的年龄,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的仪式。男行冠礼,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在《说文》里:冠,弁冕之总名也。谓之成人。在《礼记·曲礼上》记有: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是,举行冠礼,并赐以字。冠岁,意思就是男子二十岁了,说明他刚刚到了成人年龄,二十岁也称“弱冠之年”。出处《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曰弱冠”。

二十岁古代称呼

古代对于男女二十岁的称呼叫法是不一样的,男的20岁称为弱冠,女的二十岁称为桃李年华。

男子二十岁时要行冠礼,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弱冠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

桃李年华指20岁女子的代称。常用“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形容女子,初夏还不是盛夏的样子。所以桃李年华就用来代指二十岁的女子。

古代的年龄称谓

襁褓——不满周岁黄口——本指雏鸟,后比喻幼儿,10岁以下。

总角、孩提——幼年泛称。

垂髫(tiáo)、始龀(chèn)——童年泛称。

幼学——10岁。

束发——15岁左右。

弱冠——20岁。

而立之年——30岁。

不惑之年——40岁。

知命之年、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50岁。

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60岁。

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70岁。

杖朝之年——80岁。

耄耋(màodié)之年——八九十岁的年纪。

鲐背之年——90岁。

期颐(jīyí)之年——100岁。

二十岁有什么称谓,(比如三十岁被称为而立之年)

二十岁的称谓为弱冠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年龄的称谓。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垂髫(tia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花甲是六十岁。古稀是七十岁。耄(mao)耋(die)指八九十岁。期颐指一百岁。

古人把二十岁称为

而立——30岁,

不惑——40岁,

豆蔻——13岁(形容女孩子),

弱冠——20岁(形容男子),

古稀——70岁。

解析如下:

1、而立、不惑,出自《论语·为政篇》:“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距。”

2、豆蔻,出自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3、弱冠,出自《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4、古稀,出自唐代大诗人杜甫《曲江二首》诗,“人生七十古来稀”。

拓展资料:

古稀,称人年七十。古稀,原有古来稀少,而今也不多含义;但是解作古来稀少,与过去不同了。医学保健昌明,阅报见过百岁老人还侍奉着高堂老母的事,将来这有可能就不再是新闻了。

引证解释:

亦作“古希”。

唐 杜甫 《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用“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

明 李贽 《观音阁》诗之一:“如何古希人,不识三伏苦。”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瑞文端公重瞳》:“公早贵,致位宰辅,寿臻古稀。”

《当代》1981年第6期:“他后悔自己的鲁莽行动,年届七旬,古稀高龄了,干么还这么不知轻重。”

参考资料: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7199014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