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是怎样爬行的(蜗牛爬行的方法)
沃可佳 • 2023-04-30 19:16:13 • 5130次
蜗牛腹部长有扁平的足,波浪般地运动着肌肉,一边分泌着黏液,一边慢吞吞地爬行。 一、蜗牛爬行时依靠腹部有横褶的腹足,爬得非常慢。蜗牛的腹足前面较宽,后面窄而尖。它爬行的时候,腹足紧贴住物体,靠着腹部肌肉...,以下是对"蜗牛是怎样爬行的"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蜗牛是怎样爬行的
蜗牛腹部长有扁平的足,波浪般地运动着肌肉,一边分泌着黏液,一边慢吞吞地爬行。
一、蜗牛爬行时依靠腹部有横褶的腹足,爬得非常慢。蜗牛的腹足前面较宽,后面窄而尖。它爬行的时候,腹足紧贴住物体,靠着腹部肌肉伸缩起伏向前蠕动,这样就能慢慢前进了。
二、蜗牛在爬行时,它的腹足足腺上不断分泌出一种黏液,这种黏液有助于蜗牛爬行,能提高它的爬行速度。因此,蜗牛爬过的地方,会留下一条黏液的痕迹。这种黏液干了以后,看上去是银白色的,而且很光亮。
三、蜗牛的爬行速度缓慢,全速疾爬的最高速度为8.5米/小时,按这个速度计算,需要5天才能走完1公里的路程。
蜗牛爬行的方法
蜗牛爬行的方法是通过足。
蜗牛是世界上行走最慢的动物,蜗牛的腹部生有一种能动的肉足,这种足叫腹足,相当于蜗牛的脚;蜗牛就是依靠腹足肌肉作波浪状蠕动,使身体移动,同时,腹足下面会不断流出一种很粘的粘液,帮助爬行,当粘液干了之后会留下一条亮亮的线,蜗牛就是用这种方法进行移动的。
蜗牛腹面有扁平宽大的腹足,行动缓慢,足下分泌黏液,降低摩擦力以帮助行走,蜗牛在爬行时,还会在地上留下一行粘液,这是它体内分泌出的一种液体,即使走在刀刃上也不会有危险。
蜗牛喜欢钻入疏松的腐殖土中栖息、产卵、调节体内湿度和吸取部分养料,时间可长达12小时之久,蜗牛喜欢在阴暗潮湿、疏松多腐殖质的环境中生活,昼伏夜出,最怕阳光直射,对环境反应敏感。
蜗牛的形态特征
蜗牛为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门,腹足纲,肺螺亚纲,蜗牛科;蜗牛是牙齿最多的动物,但它们的牙齿并不是“立体牙”,尽管拥有数万颗牙齿,但它们无法咀嚼食物,这是因为它们用齿舌,一个带状结构,上面布满牙齿,碾碎食物,以便消化。
一生之中,它们的微小牙齿会慢慢磨损钝化,而后被更锋利的新牙取代,蜗牛排泄是在靠近呼吸孔的地方排泄的,叫做气孔,它会把粪便排在自己的身上,通过腹足和粘液最终将粪便留在地上。
蜗牛是怎么爬的
蜗牛的肚子下的扁平的足实际上是一条条横纹,这些横纹像水波纹一样向后波动着,蜗牛就靠着横纹的波动,蜗牛的足里面有个叫“足腺”的小东西,那粘粘的像胶水一样的东西就是足腺分泌出来的。爬行时,这种粘液不断流出来,是为了减少摩擦,有利于蜗牛爬行。
蜗牛并不是生物学上一个分类的名称,一般是指腹足纲的陆生所有种类。一般西方语言中不区分水生的螺类和陆生的蜗牛,汉语中蜗牛只指陆生种类,虽然也包括许多不同科、属的动物,但形状都相似。蜗牛属于软体动物,腹足纲;取食腐烂植物质,产卵于土中。蜗牛是陆地上最常见的软体动物之一,蜗牛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蜗牛是怎么爬行的
因为蜗牛它靠的是自己软软的肉体走路,走路就要和地面摩擦,所以它每走一步就要先分泌黏液为自己铺路,黏液里70%是水分。
在潮湿的地方,水分十分充足,就省下了水分分泌,黏液和地面水合后更容易铺路,(你可以想象,它在干燥的玻璃上走上一段时间,就会停止,原因是它体内不能再分泌更多的水分了,)再加上,潮湿的地方的食物往往很丰富,干燥的地方食物当然不会多。
养蜗牛的注意事项
1、饲养土的土表湿度要保持到25%-35%,空气相对湿度85%-90%,能湿不干。控湿、保湿采取塑料布盖顶。
2、温度保持16℃-40℃ ,最佳25℃,一般能高不低。加温必须采取地龙火道,且常年备好,尤其是春末秋初,要防止突然降温。有条件暖气最好,注意不要采用火炉加温。
3、坚决控制有异味的气体进入饲养场地。
4、防止干风、冷气直吹。进风口应采用双门、挂布、挡风板。
5、饲养土必须控制在PH6.5-7.5,切忌使用施过农药、化学物质的污染砂土。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7199014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