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笔从戎的故事(投笔从戎的故事和启示)
太叔彤 • 2023-05-02 07:15:45 • 7224次
投笔从戎的意思是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出自《后汉书·班超传》。下面整理了投笔从戎的故事和启示,供参考。 投笔从戎的故事 班超是东汉一个很有名气的将军,他从小就很用功,对未来也充满了理想。有一天,他...,以下是对"投笔从戎的故事"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投笔从戎的故事和启示
投笔从戎的意思是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出自《后汉书·班超传》。下面整理了投笔从戎的故事和启示,供参考。
投笔从戎的故事 班超是东汉一个很有名气的将军,他从小就很用功,对未来也充满了理想。有一天,他正在抄写文件的时候,写着写着,突然觉得很闷,忍不住站起来,丢下笔说:“大丈夫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战场上立下功劳,怎么可以在这种抄抄写写的小事中浪费生命呢!”,傅介子和张骞两个人,生在西汉,曾经出使西域,替西汉立下无数功劳。因此,班超决定学习傅介子、张骞,为国家奉献自己。
后来,他当上一名军官,在对匈奴的战争中,得到胜利。接着,他建议和西域各国来往,以便共同对付匈奴。朝廷采取他的建议,就派他带着数十人出使西域。在西域的三十多年中,他靠着智慧和胆量,度过各式各样的危机。班超一生总共到过五十多个国家,和这些国家保持和平,也同时宣扬了汉朝的国威。
启示 投笔从戎的意思是扔掉笔去参军。永平五年时期,班固被召见到校书郎任职,班超和母亲也来到洛阳。家境穷困,班超在官府做抄写工作来供养(母亲),曾经掷笔长叹说:“大丈夫应当在边疆为国立功,像傅介子张骞一样,哪能老在笔砚之间讨生活呢!”启示我们要树立远大的志向,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投笔从戎的故事
投笔从戎的故事:班超是徐县令班彪的小儿子,他有远大志向,能言善辩。永平五年,班超的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跟到洛阳。因为家里穷,班超经常给官府抄书来养家。班超曾经掷笔长叹:大丈夫应当在边疆为国立功,哪能老在笔砚之间讨生活呢。后来班超奉命出使西域,最终立下了功劳。
投笔从戎的出处
投笔从戎的意思是:文人从军。投笔从戎出自《后汉书·班超传》,原文为: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译文为:永平五年时期,班固被召见到校书郎任职,班超和母亲也来到洛阳。家境穷困,班超在官府做抄写工作来供养(母亲),曾经掷笔长叹说:“大丈夫应当在边疆为国立功,像傅介子张骞一样,哪能老在笔砚之间讨生活呢!”
投笔从戎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投笔从戎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成语故事】 东汉初期,班超因为家贫靠帮官府抄写文件为生,供养老母。但是他觉得这样抄抄写写没什么出息。刚好北方匈奴侵汉,他把笔一扔,毅然报名参军,当了一名军官,在战斗中立了大功。他向朝廷建议与西域各国建交,朝廷派他出使西域。
【出处】 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后汉书·班超传》
【解释】 从戎:从军,参军。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弃文就武
【相近词】 弃文就武
【相反词】 解甲归田
【成语例句】
◎ 他毅然投笔从戎,辗转天津、烟台、济南,投身于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之中,先后经历了无数次浴血战斗。
◎ 1972年冬,黄建国投笔从戎,从无线电报务员到电台台长,一干就是十载。
;
投笔从戎故事简介
1、故事梗概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是徐县令班彪的小儿子。为人有远大志向,不拘小节。但在家孝顺父母,常干辛苦的事,不以劳动为耻辱。能言善辩,粗览历史典籍。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跟到洛阳。家里穷,常给官府雇佣抄书来养家。长期的劳苦,(班超)曾经停下活,扔笔感叹:“大丈夫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应该模仿傅介子、张骞立功在异地,以得了封侯,怎么能长期在笔砚间忙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人物怎么能了解壮烈之士的志向呢?”后来他奉命出使西域,最终立下了功劳,终于封了侯。
2、词语信息
【投笔从戎】:tóu
bǐ
cóng
róng
【解释】:东汉班超家境穷困,在官府做抄写工作,曾经掷笔长叹说,大丈夫应当在边疆为国立功,像傅介子张骞一样,哪能老在笔砚之间讨生活呢!戎:军队;从戎:从军,参军。
【示例】:他象同世交子弟闲话一样,问了问贺人龙的家庭情形,“~”的经过。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二章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灯谜】:秀才当兵:投笔从戎
相关推荐
-
1、《大鱼海棠》主要讲述了掌管海棠花生长的少女椿为报恩而努力复活人类男孩“鲲”的灵魂,在本是天神的湫帮助下与彼此纠缠的命运斗争的故事。2、在天空与人类世界的大海相连的海洋深处,生活着掌管......
-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主要内容如下:一个渔夫捕到了一条金鱼,在金鱼苦苦的哀求下,渔夫不假思索地放了金鱼。渔夫空着两手回家后,把捕到金鱼的事一五一十的讲给老太婆听。老太婆骂道:“你怎么不要点......
-
崔莺莺与张生的故事出自唐代传奇小说《莺莺传》,主要讲述的是贫寒书生张生对没落贵族女子崔莺莺始乱终弃的故事。故事的开始是书生张生在蒲州普救寺发生兵乱时,出力救护了同在寺里的远房姨母郑氏一家......
-
头悬梁,锥刺骨分两个故事,孙敬,东汉著名政治家,纵横家,成语“悬梁刺股”中“悬梁”的主人公。锥刺骨的主人公是苏秦。典故如下:1、东汉时,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孜孜不倦勤奋好学,闭门从早读......
-
-
-
-
-
-
-
-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7199014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