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教育学习

可怜九月初三夜的下一句(可怜九月初三夜下一句是什么诗)

雪虎 2023-05-12 03:16:22 7316次

这是一首很有名的七言绝句.其写作时间,有人认为是元和十一年(816)至元和十三年(818)白居易任江州司马时,有人认为是长庆二年(822)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诗中之江,或谓长江,或谓长安东...,以下是对"可怜九月初三夜的下一句"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可怜九月初三夜”后面一句是什么

这是一首很有名的七言绝句.其写作时间,有人认为是元和十一年(816)至元和十三年(818)白居易任江州司马时,有人认为是长庆二年(822)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诗中之江,或谓长江,或谓长安东南之曲江.如果是指曲江,则应作于长安.现在已经难以确考.

  “可怜九月初三夜”的下一句是“露似珍珠月似弓”,诗句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

                    暮江吟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朝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注释

  ①残阳:将落山的太阳光.

  ②瑟瑟:碧绿色.

  ③怜:爱.

  ④真珠:即珍珠.

  ⑤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可怜九月初三夜下一句是什么诗

可怜九月初三夜的下一句:露似真珠月似弓。

《暮江吟》原文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译文是: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这是一首写景佳作,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太子少傅、刑部尚书,封冯翊县侯。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龙门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可怜九月初三夜下一句是什么

暮江吟

唐(白居易 )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注释】:

①残阳:将落山的太阳光。

②瑟瑟:碧绿色。

③怜:爱。

④真珠:即珍珠。

⑤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⑥铺:(pū)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元和年间,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贬江州司马,后移忠州刺史。穆宗时由中书舍人出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晚年以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分司东都。

【译文】:

一道残阳铺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弯新月仿佛一张精巧的弓。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7199014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