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百科杂谈

漂白液的主要成分(漂白液成分)

本忻欢 2023-05-13 02:16:12 5945次

漂白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和氯化钠。漂白液是一种具有将带颜色的材料漂至无色的漂白剂的水溶液。在化学变化中表示借化学反应除去纤维等材料中所含的色素。因此不同组成和性能的材料,所含色素种类和性能不同,要求...,以下是对"漂白液的主要成分"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漂白液成分

漂白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和氯化钠。漂白液是一种具有将带颜色的材料漂至无色的漂白剂的水溶液。在化学变化中表示借化学反应除去纤维等材料中所含的色素。因此不同组成和性能的材料,所含色素种类和性能不同,要求漂白的程度也不同,漂白过程使用的漂白剂或漂白液的种类和性能也大不相同。

在造纸工业中影响纸浆颜色的主要物质是木素、重金属离子和木素酚羟基形成的螯合物及原料中的抽出物。漂白的目的是除去制浆中的有色物质,或除去制浆中的显色基团,常用的漂白剂有氧化性和还原性两种,根据纸张带色的构成选取不同的漂白剂。氧化性漂白剂有含氯漂白剂(如次氯酸盐、二氧化氯、氯等)和含氧漂白剂(如氧、臭氧、过氧化氢等)之分。还原性漂白剂有联二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等。以这些漂白剂配成的水溶液,都称作漂白液。

漂白液的有效成分

漂白粉有效成分是NaCLO。

1、漂白粉是氢氧化钙、氯化钙,次气酸钙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次气酸钙ICa(ClO)1,有效气含量为30%-38%。而漂白精的主要成分是过氧碳酸钠。漂白液主体成分为NacIO。

2、漂白粉由气气与氢氧化钙(消石灰)反应而制得。

3、漂白的目的是除去制浆中的有色物质,或除去制浆中的显色基团,常用的漂白剂有氧化性和还原性两种,根据纸张带色的构成选取不同的漂白剂。氧化性漂白剂有含气漂白剂(如次气酸盐、二氧化气、气等)和含氧漂白剂(如氧、臭氧、过氧化氧等)之分。

4、还原性漂白剂有联二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等。以这些漂白剂配成的水溶液,都称作漂白液。

漂白液的使用:

1、使用前应穿好围裙、口罩、手套,保护双手。

2、稀释漂白水。

3、准备抹布,在稀释的漂白水中浸泡2分钟,然后取出抹布,用抹布擦拭要消毒的物品表面。

4、擦拭后,再用清水冲洗,打开门窗通风,散开漂白水的气味。

5、未使用的漂白水应用大量水稀释或密封。时间长了,漂白水会自动氧化丢弃。

漂白剂的主要成份是什么

漂白剂是破坏、抑制食品的发色因素,使其退色或使食品免于褐变的物质,一些化学物品,透过氧化反应以达至漂白物品的功用,而把一些物品漂白即把它的颜色去除或变淡。常用的化学漂白剂通常分为两类:氯漂白剂及氧漂白剂。2013年5月媒体曝高露洁等牙膏含漂白剂,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工业协会质疑检测方法。

具体如下:

1、种类介绍

家用漂白剂或次氯酸钠NaClO在家中为被用作漂白衣裳、消除污渍和消毒。这是因为次氯酸钠可产生氯自由基--是一种可与许多物质起反应的氧化剂。

2、成分测定

在食品的加工生产中,为了使食品保持特有的色泽,常加入漂白剂,依靠其所具有的氧化或还原能力来抑制,破坏食品的变色因子,使食品褪色或免于发生褐变。一般在食品的加工过程中要求漂白剂除对食品的色泽有一定作用外,对食品的品质、营养价值及保存期均不应有不良的改变。漂白剂从作用机理分为两类:(1)还原型(SO2、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等);(2)氧化型(H2O2、次氯酸等。

3、实际应用

漂白剂除可改善食品色泽外,还具有抑菌等多种作用,在食品加工中应用甚广。氧化漂白剂除了作为面粉处理剂的过氧化苯甲酰、二氧化氯等少数品种外,实际应用很少。至于像过氧化氢,我国仅许可在某些地区用于生牛乳保鲜、袋装豆腐干外,不作氧化漂白剂使用。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7199014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