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教育学习

秉性是什么意思(成语解释)

咎宾 2023-05-13 04:16:34 7580次

小伙伴们,你们好,假如你对秉性是什么意思,和郑重是什么意思不是很清楚,今天小编给大家科普一下具体的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下面就来解答关于秉性是什么意思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开始吧!

文章目录

秉性是什么意思

秉性的意思是:

性格:~纯朴。~各异。

出自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五:“常言道得好,‘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翻译:常言道得好,‘人要改变习性是非常困难的。’

引证: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八章:“凭着这个青年团员正直的秉性,他觉得 孙水嘴 未免说得过分了。”

秉性的近义词:性格、性情、个性

近义词释义:

一、性格 [ xìng gé ]

释义:在对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如刚强、懦弱、热情、孤僻等。

引证:商韬《论元代杂剧·元杂剧的人物形象塑造》:“如此强调矛盾冲突,就是为了塑造鲜明突出的人物性格,以反映生活的本质。”

二、性情 [ xìng qíng ]

释义:性格:~急躁。

引证:瞿秋白《饿乡纪程》二:“虽有豆棚瓜架草虫的天籁,晓风残月诗人的新意,怡悦我的性情……现在都成一梦了。”

三、个性 [ gè xìng ]

释义:

1、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所形成的比较固定的特性。具体表现在气质、性格、智力、意志、情感、兴趣、爱好等方面。

2、哲学范畴。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个别的、特殊的性质。与“共性”相对。

引证: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敛。

秉性是什么意思解释

秉性的意思是本性。

读音为bǐng xìng,出自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五:“常言道得好,‘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元杨显之《潇湘雨》楔子:“老夫秉性忠直。”

清《睢阳袁氏(袁可立)家谱序》:“即至明有袁觊、袁珙者,秉性倔强,灼知真主。”

《红楼梦》第九十回:“薛蝌一则秉性忠厚,二则到底年轻。”

清·林则徐《会谕澳门同知再行谕饬义律缴上交凶稿》:“念其秉性未驯,或日久自知悔悟。”

秉性近义词

1、本性

汉语词语,拼音:běn xìng,即天性,固有的性质或个性。出自《荀子·性恶》:然则礼义积伪者,岂人之本性也哉。

2、性情

汉语词语,拼音是xìng qíng,意思是人的禀性和气质、性格、脾气。出自《易·乾》:“利贞者,性情也。”孔颖达疏:“性者,天生之质,正而不邪;情者,性之欲也。”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秉性

秉性指的是什么意思

“秉性”指的是本性的意思,出自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五:“常言道得好,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还衍生了一个成语,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还有本性、性格的意思。

造句:

1、老张这个人秉性纯朴,为人厚道。

2、古话说,人的秉性各异。

3、吐温似乎继承了这种秉性。

4、父亲秉性懦弱,向来不跟别人发生争执。

5、他秉性刚直,爱憎分明,疾恶如仇,受到大家的拥护。

6、他虽然贵为院长,但秉性却平易近人,一点架子也没有。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7199014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