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百科杂谈

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区别

类莺 2023-05-15 11:16:08 7555次

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区别是: 1、能力不同 抗拉强度是抵抗最大变形的能力,屈服强度是抵抗起始变形的能力。 2、获取形式不同 抗拉强度是通过单向拉伸试验获得的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指标。屈服强度是通过对金属材...,以下是对"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区别"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有什么区别啊

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区别是:

1、能力不同

抗拉强度是抵抗最大变形的能力,屈服强度是抵抗起始变形的能力。

2、获取形式不同

抗拉强度是通过单向拉伸试验获得的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指标。屈服强度是通过对金属材料施压来获得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指标。

3、性质不同

屈服强度:是金属材料发生屈服现象时的屈服极限,也就是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应力。抗拉强度:是金属由均匀塑性形变向局部集中塑性变形过渡的临界值,也是金属在静拉伸条件下的最大承载能力。

4、意义不同

屈服强度和屈服点相对应,屈服点是指金属发生塑性变形的那一点,所对应的强度成为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指材料抵抗外力的能力,一般拉伸实验时拉断时候的强度。屈服强度反映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抗拉强度反映材料抵抗拉伸破坏的能力。

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区别是什么

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的关系是:屈服强度越高金属抗拉强度越大。

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都属于材料力学性能的强度指标,互相有对应的关系,即屈服强度越大,抗拉强度就越大,反之会越小。

抗拉强度(Rm)指材料在拉断前承受最大应力值。

屈服强度:是金属材料发生屈服现象时的屈服极限,亦即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应力。对于无明显屈服的金属材料,规定以产生0.2%残余变形的应力值为其屈服极限,称为条件屈服极限或屈服强度。

钢材或试样在拉伸时,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即使应力不再增加,而钢材或试样仍继续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称此现象为屈服,而产生屈服现象时的最小应力值即为屈服点。这一阶段的最大、最小应力分别称为上屈服点和下屈服点。

请问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有什么区别

1、能力不同

抗拉强度是抵抗最大变形的能力,屈服强度是抵抗起始变形的能力。

2、获取形式不同

抗拉强度是通过单向拉伸试验获得的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指标。

屈服强度是通过对金属材料施压来获得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指标。

3、意义不同

抗拉强度的意义:

σb标志韧性金属材料的实际承载能力,但这种承载能力仅限于光滑试样单向拉伸的受载条件,而且韧性材料的σb不能作为设计参数,因为σb对应的应变远非实际使用中所要达到的。

如果材料承受复杂的应力状态,则σb就不代表材料的实际有用强度。由于σb代表实际机件在静拉伸条件下的最大承载能力,且σb易于测定,重现性好,所以是工程上金属材料的重要力学性能标志之一,广泛用作产品规格说明或质量控制指标。

屈服强度的意义:

屈服强度不仅有直接的使用意义,在工程上也是材料的某些力学行为和工艺性能的大致度量。例如材料屈服强度增高,对应力腐蚀和氢脆就敏感;材料屈服强度低,冷加工成型性能和焊接性能就好等等。因此,屈服强度是材料性能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指标。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7199014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