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百科杂谈

热胀冷缩的原理(热胀冷缩和冷胀热缩的原理是什么)

糜初兰 2023-05-20 09:16:54 6428次

1、冷胀热缩:水在由0℃温度升高时,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现象。人们通过实验得到了ρ-t曲线,即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在温度由0℃上升到4℃的过程中,水的密度逐渐加大;温度由4℃继续上升的过程中,水的...,以下是对"热胀冷缩的原理"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热胀冷缩和冷胀热缩的原理是什么

1、冷胀热缩:水在由0℃温度升高时,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现象。人们通过实验得到了ρ-t曲线,即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在温度由0℃上升到4℃的过程中,水的密度逐渐加大;温度由4℃继续上升的过程中,水的密度逐渐减小;水在4℃时的密度最大。水在0℃至4℃的范围内,呈现出“冷胀热缩”的现象。

2、热胀冷缩:物体受热时会膨胀,遇冷时会收缩的特性。由于物体内的粒子(原子)运动会随温度改变,当温度上升时,粒子的振动幅度加大,令物体膨胀;但当温度下降时,粒子的振动幅度便会减少,使物体收缩。

水(4°C以下)、锑、铋、镓和青铜等物质,在某些温度范围内受热时收缩,遇冷时会膨胀,恰与一般物体特性相反。

热胀冷缩的原理

  热胀冷缩的原理:物体内的粒子或原子的运动受温度影响,会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当温度上升时,物体受热,物体内的粒子的振动幅度加大,令物体膨胀;但当温度下降时,粒子的振动幅度便会减少,使物体收缩。热胀冷缩是一般物体的特性,但水(4°C以下)、锑、铋、镓和青铜等物质,会呈现相反的特性。

  热胀冷缩的例子

  1、把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浸一浸,蛋就很容易剥开,这是因为蛋壳和蛋白的收缩程度不一样的结果。

  2、高速公路的金属护栏,在接头处总要留有空隙,是防止在高温下护栏膨胀,而受到损坏。

  3、铁轨也是到了一定长度,总要留有空隙,再接着往下延伸,也是因铁轨热胀冷缩,如不留空隙,夏天高温下铁轨会膨胀隆起。

  4、铺沥青马路时,隔一段路就会留有一些空隙,是为了防止夏天太阳暴晒下,沥青受热膨胀而使路面隆起。

热胀冷缩是根据什么原理

如下:

1、把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浸一浸,蛋就很容易剥开,这是因为蛋壳和蛋白的收缩程度不一样的结果。

2、夏天自行车打气不能打太足。因为气体受热膨胀,如果太足,会涨破车胎。

3、把拧不下的金属瓶盖放在热水里浸一会,瓶盖就很容易拧开了。这是因为瓶盖受热后与瓶口缝隙增大。

4、踩扁的乒乓拿热水烫烫就鼓起来了。这是因为乒乓球里面的气体受热体积增大。

5、温度计。制作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热胀冷缩是指物体受热时会膨胀,遇冷时会收缩的特性。由于物体内的粒子(原子)运动会随温度改变,当温度上升时,粒子的振动幅度加大,令物体膨胀;但当温度下降时,粒子的振动幅度便会减少,使物体收缩。

热缩冷胀的原理是怎样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物体热胀冷缩的例子数不胜数,但并不是所有物体都是热胀冷缩的。比如夏天我们为了快速冰镇一下啤酒,可以将啤酒放在冰箱冷冻室中,但如果时间太长,啤酒瓶就会炸裂。这除了由于玻璃瓶冷缩外,还因啤酒中的水结冰后体积膨胀所造成。这与烧水时水受热膨胀的情况恰好相反,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

自然界中有少数物质的脾气很古怪,它们不是热胀冷缩,而是热缩冷胀,也叫反常膨胀。4℃以下的水就具有这种非同寻常的特性。水在4℃时的密度最大,体积最小。温度逐渐下降时,它的体积反而在逐渐增大,结成0℃的冰时,它的体积不是缩小而是胀大,比原来大约要增大十分之一。

由于4℃的水密度最大,所以在北方寒冷的冬天里,河的表面结了厚厚的一层冰,但在冰层的下面,水温总保持在4℃左右,这为水中生物提供了生存的良好环境。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7199014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