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百科杂谈

详略得当的好处(详略得当的好处是什么)

姬丹红 2023-05-24 07:16:38 6305次

使读者感到文章内容的丰富性,让读者可以更加容易的抓到重点。有详有略,相辅相成。详写必须有略写配合,略写补充详写,使文章繁简适当,重点突出。可见,详写和略写是两种互为补充的表达方法。 在处理详略的问题上...,以下是对"详略得当的好处"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详略得当的好处是什么

使读者感到文章内容的丰富性,让读者可以更加容易的抓到重点。有详有略,相辅相成。详写必须有略写配合,略写补充详写,使文章繁简适当,重点突出。可见,详写和略写是两种互为补充的表达方法。

在处理详略的问题上,最容易犯两种毛病:掌握的材料多,就多写、滥写;掌握的材料少,就少写,或不写。喜好的、熟悉的就多写,反之则少写,或不写。我们一定要注意避免这两种问题的出现。

定详略方法

1、依据文题定详略。题目确定了写作的重点,而大多数同学的审题不认真导致重点不突出,重点即是要详写的地方。比如“我的学习乐趣”这个文题,重点是学习生活,其他的事情就不能详写,否则会偏离题目的要求。

2、依据文体定详略。记叙文要把记叙的部分详写,议论、抒情的部分略写,而议论文,就是议论的部分详写,而记叙抒情略写。

另外,以记事为主的文章,故事的情节应该详写,抒情与议论的内容则要略写;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人物的事迹与言行应当详写,而夹在其中的景物描写就不能喧宾夺主,应当略写。反之,写景状物的文章,对景物应当用墨如泼,抒情的文字则可简笔勾勒。

写人的文章,人物的思想品质、成就是写作的重点,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性格、思想品质等也要详写。主要人物要详写,次要人物要略写。如朱自清的 《春》中关于春花、春雨、春草等景物的描写。为了把记叙文写得更好,常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但是,必须“叙”详而“议”略,处理得当,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 作用。

3、依据结构定详略。文章的正文部分要详写。开头、结尾,过渡、照应部分要略写。如正文的事件经过要详细叙述。例如:写与好友的一次争执,争执具体过程要详细描写,而其他部分可以略写。

4、依据内容定详略。与中心有紧密关系或直接突出中心的事件、情节要详细写,其他部分略。

详略得当的好处

1.弄明白什么是详写和略写

所谓详写,是指对能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加以具体的叙述和描写,放开笔墨,写得比较充分;所谓略写是指对虽与表现中心意思有关但不是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少用笔墨,进行概括式的叙述.

2.弄清楚详写和略写的关系

在一篇文章中,详写和略写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没有“详”,就无所谓“略”;没有“略”就无所谓“详”.详写的内容必须是主要的,次要的不能详写;但详写必须有略写配合,略写补充详写,使文章繁简适当,重点突出.可见,详写和略写是两种互为补充的表达方法.

3.如何确定详写和略写

最能直接的、具体生动地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地方要详写;同表现中心意思有些联系,不能不写但又不必详写的,就要略写.

在处理详略的问题上,最容易犯两种毛病:一是掌握的材料多,就多写、滥写;掌握的材料少,就少写,或不写.二是喜好的、熟悉的就多写,反之则少写,或不写.我们一定要注意避免这两种问题的出现.

曹刿论战详略得当,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好处是什么

全文以曹刿为中心,详细描写了他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对于战争双方的对峙、交锋等略写。这样安排,突出曹刿的深谋远虑。

《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

文章说明了在战争中如何正确运用战略防御原则——只有“取信于民”,实行“敌疲我打”的正确方针,选择反攻和追击的有利时机,才能以小敌大,以弱胜强。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7199014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