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形成的条件(琥珀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敏雨真 • 2023-05-24 20:17:25 • 6370次
琥珀形成的四个条件:树脂滴落、漫长的时间、地壳变化、地理环境温度。 琥珀,是一种透明的生物化石,是松柏科、云实科、南洋杉科等植物的树脂化石。树脂滴落,掩埋在地下千万年,在压力和热力的作用下石化形成,有...,以下是对"琥珀形成的条件"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琥珀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琥珀形成的四个条件:树脂滴落、漫长的时间、地壳变化、地理环境温度。
琥珀,是一种透明的生物化石,是松柏科、云实科、南洋杉科等植物的树脂化石。树脂滴落,掩埋在地下千万年,在压力和热力的作用下石化形成,有的内部包有蜜蜂等小昆虫,奇丽异常。琥珀大多数由松科植物的树脂石化形成,故又被称为“松脂化石”。
琥珀的形状多种多样,表面及内部常保留着当初树脂流动时产生的纹路,内部经常可见气泡及古老昆虫、动物或植物碎屑。
琥珀特点
1、生态环境
主要分布于白垩纪和第三纪的砂砾岩、煤层的沉积物中。
2、采收储藏
从地层或煤层中挖出后,除去砂石、泥土等杂质。琥珀质地轻,储藏方便,完美无暇的琥珀具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
3、动植物形态
多呈不规则的粒状、块状、钟乳状及散粒状。有时内部包含着植物或昆虫的化石。颜色为黄色、棕黄色及红黄色。条痕白色或淡黄色。具松脂光泽。透明至不透明。断口贝壳状极为显著,硬度2~2.5,比重1.05~1.09。性极脆。摩擦带电。
琥珀这一课中琥珀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有三个形成阶段:1.首先是从柏松树上分泌出树脂掉落在地上,有的掉落的树脂正好不偏不倚砸中了在地上休憩或者觅食的小昆虫,树脂把小昆虫包裹进去,倒不是因为小昆虫呆傻不知道躲避,实在是因为对于这些小昆虫来说,树脂的体积太大了。掉落下来的速度又是极快的,小小的昆虫根本无力抵抗,只能呆在里面了;2.树脂掉落地上之后会被深埋进土层里,且发生了光合作用,树脂的性状被改变;3.树脂长期在地里埋着逐渐石化,经过大自然的冲刷、沉积,最终形成了琥珀的完成体。
琥珀形成的四个条件
琥珀形成的四个条件:树脂滴落、漫长的时间、地壳变化、地理环境温度。琥珀,是一种透明的生物化石,是松柏科、云实科、南洋杉科等植物的树脂化石,树脂滴落,掩埋在地下千万年,在压力和热力的作用下石化形成,有的内部包有蜜蜂等小昆虫,奇丽异常。树脂滴落:植物分泌出的树脂不断凝聚汇集后在滴落的过程中遇到了昆虫、树叶甚至泥沙颗粒之类的物质而将其包裹其中,从而形成琥珀的主体。漫长的时间:琥珀是远古时代的树脂掉落后被埋入地下并且要经历两千五百万年以上的时间才能被石化而成,并且被埋藏的环境要稳定,一旦发生地震或者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琥珀也会被破坏掉。地壳变化:形成的环境周围一定要有海洋或者湖泊,或者掉落的地方会被掩盖,这样随着水平面的上升被掩盖的树脂才不会在数千万年的时间中被风化,而逐渐演变成优质的琥珀,随着水位退却最终显现出来。地理环境温度:树脂被埋以后的温度和湿度要适宜,必须是在炎热的夏季,松树树脂才会滴落,被埋的环境如果湿度太干而温度又过高,那会使树脂变干或者开裂,如果湿度过高而温度又太低,那树脂就无法成团。所以温度和湿度也是形成琥珀的先决条件。
相关推荐
-
你知道燕窝是怎么来的吗?最近吃了几次燕窝,听说燕窝是燕子的唾液,不信。上网搜索了一下,燕窝真的是燕子的唾液,可这不是我们常见到的燕子的唾液,而是东南亚特有的金丝燕的唾液。1,来源:燕窝是......
-
根据形成原因,山可以分为构造山、侵蚀山和堆积山等三大类: 由地壳构造运动所形成的山称为构造山。例如因地壳运动,造成地表岩层大面积的褶皱而形成的褶皱山;因地壳断裂上升所形成的断块山等......
-
在自然条件中,大面积的持续性高强度降雨是发生洪涝灾害的根本原因,而日趋严重的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河道淤积、湖泊萎缩以及崩塌、滑坡、泥石流活动等多种非气候因素,也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形......
-
地软又名地木耳、地见皮、地踏菜,地皮木耳。生长范围很,适应性很强。色味形俱佳,口感甚佳。似木耳之脆,但比木耳更嫩;如粉皮之软,但比粉皮为脆,润而不滞,滑而不腻,有一种特有的爽适感。食用方......
-
-
-
-
-
-
-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7199014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