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戏之祖是哪个戏种(在我国有百戏之祖之称的剧种是)
祁爰美 • 2023-06-07 16:16:27 • 6594次
我国有百戏之祖之称的剧种是昆曲。 昆曲,原名昆山腔,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也被称为昆剧。昆曲是明朝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以下是对"百戏之祖是哪个戏种"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百戏之祖是哪个戏种
我国有百戏之祖之称的剧种是昆曲。
昆曲,原名昆山腔,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也被称为昆剧。昆曲是明朝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也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
昆曲为什么被称为百戏之祖呢?一句话来回答,那就是因为昆曲的历史悠久,而且很多戏种的形成都是受到了昆曲的影响,比如国粹京剧,当年徽班进京时,各个戏班子之间互相交流,吸取了昆曲的优点,最终才形成了京剧,所以昆曲才被称为百戏之祖!
昆曲简介
昆曲(Kun Opera),原名“昆山腔”(简称“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
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是被誉为“百戏之祖”的南戏系统下之一的曲种。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其唱念语音为“中州韵”。
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8年被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北京大学为昆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在我国有百戏之祖之称的剧种是
我国有百戏之祖之称的剧种是昆曲。
昆曲集唱、念、打、舞、武术于一体,曲词优美、声腔婉转、表演细腻。昆曲是“百戏之祖”的南戏体系中的一支。昆曲以鼓、板为声调,以曲笛、三弦为主要伴奏乐器,以“中州韵”为唱法。
昆剧的特点
昆曲是融合了唱念做打和舞蹈、武术为一体的,它的曲词比较典雅,行腔婉转,表演也比较细腻,还是被誉为“百戏之祖”的南戏系统里边的一个曲种,昆剧唱腔是独特的“水磨腔”,也就是放慢拍子,延缓节奏,特点就是比较缠绵婉转,柔曼悠远,演唱时比较注重声音技巧上的控制。
作为中国戏曲史上最完备的表演形式,昆剧有着深厚的底蕴和丰厚的传承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发展的结晶。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昆曲的表演也有其独特的体系和风格,它的突出特征是:强烈的抒情性,细腻的动作,以及歌唱和舞蹈的动作,都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哪一种剧种被称为百戏之祖
百戏之祖指的是昆曲,昆曲的成长代表了中国戏曲的成长,它对京剧和川剧、湘剧、越剧、黄梅戏等许多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有过直接的影响,这也就是人们常常把昆剧称为“百戏之祖”的原因。
昆曲发源于14、15世纪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揉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的表演艺术。现在一般亦指代其舞台形式昆剧。
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昆曲的特点
昆曲表演的最大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舞结合巧妙和谐。昆曲是歌、舞、引、白等各种表演手段相互配合的综合艺术。在漫长的戏曲表演历史中,形成了载歌载舞的表演特色,尤其是在各种人物的表演形象上。
他们的舞蹈形体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说话时的辅助手势,一种是由手势发展而来的写意舞蹈;一种是带歌词的抒情舞蹈,这不仅是一种高超的舞蹈动作,也是表达歌词的性格、心性和意义的有效手段。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7199014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