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督和巡抚哪个大(总督与巡抚哪个大)
太叔彤 • 2023-06-12 23:16:09 • 6312次
总督大 清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的是督抚制。当时全国划分为23个省,每个省设一名巡抚,为主管一省民政的最高长官。总督权力比巡抚大得多,但与巡抚之间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总督和巡抚都是对上直接听命于皇帝。 ...,以下是对"总督和巡抚哪个大"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总督与巡抚哪个大
总督大
清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的是督抚制。当时全国划分为23个省,每个省设一名巡抚,为主管一省民政的最高长官。总督权力比巡抚大得多,但与巡抚之间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总督和巡抚都是对上直接听命于皇帝。
不同的是总督可以管数省,侧重军事,巡抚只管一省,侧重民政。当时全国设八大总督,分别为直隶、两江、闽浙、两湖、陕甘、四川、两广、云贵总督。这就不难看出浙江事实上是归闽浙总督管的。李沛诚所著《中国历代改革者》一书中专门介绍两江总督管辖的是:江苏、安徽、江西三省。
总督和巡抚哪个大一些
总督大一些。总督官价为正二品,巡抚官价为从二品。
1、总督
清朝时对统辖一省或数省行政、经济及军事的长官称为“总督”,尊称为“督宪”“制台”“制军”等,官阶为正二品。
与只掌握一省行政事务的巡抚不同,总督兼管数省,同时在政务之外也兼掌军务与经济。有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东三省总督和陕甘总督。此外明清也有河道总督、漕运总督等专管某项政务的总督官职。
2、巡抚
别称抚军、抚台,明清官制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衔者为正二品。“巡抚”一词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
明代巡抚拥有一省行政、军事、监察、司法等各项权利,与总督同为地方最高长官;清代巡抚掌本省军政、民政、吏治、刑狱、关税、漕政等。巡抚任用多为大臣会推后,再由天子任命。
总督职位由来
正统六年(1441年)正月,明廷用兵麓川(今云南陇川西南),兵部尚书王骥主其事,首次以总督军务入衔。分专务和地方两种。专务总督有总督粮储、总督河道、总督漕运等名,各以所辖专务为职,提督军务为辅。
明初常遣尚书、侍郎、都御史等官,至地方安抚军民,或主管兵事,事毕复命,名义或称巡抚,或称镇守。后以镇守侍郎与巡按御史不相统属,文移往来不便,乃定为都御史巡抚兼提督军务等名称(详见“巡抚”)。所辖多重者加总督。
专务总督以所辖专务为职,提督军务为辅。地方总督多因防边或镇压人民而设,以所辖地区军务为主。正统六年(1441年)正月,首次以总督军务入衔。正统末至景泰初,地方亦多派总督。这些总督因事而设,事毕即撤。自成化五年(1469年)两广再设总督后,其职始专,近于定制。
清朝的总督和巡抚,谁的官大,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首先总督相当于解放前后的大区书记,巡抚相当于省委书记。
权力大小的话巡抚是省绝对权力,总督是几省都可以管但又不实管。
有人会说总督大,品级高管的地方大。其实很少人搞明白两者关系,巡抚一省最高长官,总督一到三省最高长官。看似总督大,其实不然,朝廷设立总督就是为了监督几省巡抚,但又不给足够权利(总督无权命令巡抚,如果巡抚成了总督下属,那几省的民力财力兵力会对中央政权形成很大威胁)巡抚虽上有总督但不是其下属。他们很多权利是重叠的,只有总督所在的省份,才会分一些本省巡抚的权利,管辖内别省的权利都在巡抚手上。有人就想那要总督干嘛,其实总督就是朝廷不让巡抚一人独大起到牵制作用的。一个总督监督几个巡抚,几个巡抚监督一个总督。所以在品级待遇上总督高,但是实权上两者不相上下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7199014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