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镜成像原理(放大镜的原理)
咎宾 • 2023-06-16 23:18:12 • 6923次
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会汇聚成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与光心的距离是焦距。当物体在凸透镜焦距以内,呈一个正位放大的虚像。当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以下是对"放大镜成像原理"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放大镜的原理
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会汇聚成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与光心的距离是焦距。当物体在凸透镜焦距以内,呈一个正位放大的虚像。当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是把物体放在焦距以内,这时通过凸透镜看到的便是物体放大的虚像,而且放大镜在1倍焦距以内,离物体越远,虚像越大。
放大镜可以通过增大视角,来使视网膜上形成一个较大的实像,从而观察到更多的事物。物体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像的大小正比于物对眼所张的角(视角)。视角愈大,像也愈大,愈能分辨物的细节。移近物体可增大视角,但受到眼睛调焦能力的限制,而使用放大镜,令其紧靠眼睛,并把物放在它的焦点以内,可成一正立虚像。
使用方法
观察方法一:让放大镜靠近观察的物体,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然后移动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观察方法二:放大镜尽量靠近眼睛。放大镜不动,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放大镜成像原理
放大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成像的,本质上来说就是光的折射。为看清楚微小的物体或物体的细节,需要把物体移近眼睛,这样可以增大视角,使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较大的实像。但当物体离眼睛的距离太近时,反而无法看清楚。
放大镜是用来观察物体微小细节的简单目视光学器件,是焦距比眼的明视距离小很多的会聚透镜。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已把透明的水晶或透明的宝石磨成“透镜”,这些透镜可放大影像。传统的放大镜镜片是用玻璃制成的,重量稍微笨重;较为贵重的是用稀有矿石制成的,如红宝石、蓝宝石、玛瑙等。
放大镜的原理是什么呢
首先说明几个概念:
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会汇聚成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与光心(凸透镜的中心)的距离是焦距.
当物体在凸透镜焦距以内,呈一个正位放大的虚像.
当物体在凸透镜1倍至2倍焦距之间,呈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当物仃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时,呈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放大镜原理:
我们使用放大镜时,是把物体放在焦距以内,这时通过凸透镜看到的便是物体放大的虚像,而且放大镜离物体越远,虚像越大(在1倍焦距以内)
显微镜原理:
显微镜是由两块凸透镜组成,把物体放在物镜的1倍至2倍焦距之间,这是物体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再使这个实像呈现在目镜的1倍焦距以内,这时放大的实像继续呈一个正立放大虚像.这时进入人眼的是经过两次放大虚像.使物体放大的倍数大大增加.
放大镜
magnifier
用来观察物体细节的简单目视光学器件,是焦距比眼的明视距离小得多的会聚透镜。物体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像的大小正比于物对眼所张的角(视角)。视角愈大,像也愈大,愈能分辨物的细节。移近物体可增大视角,但受到眼睛调焦能力的限制。使用放大镜,令其紧靠眼睛,并把物放在它的焦点以内,成一正立虚像。放大镜的作用是放大视角。
相关推荐
-
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验电器是用来检查高压线路和电力设备是否带电的工具,是变电所常用的最基本的安全用具。高压验电器一般以辉光作为指示信号。新式高压验电器,也有靠音响或语言作......
-
人参会跑指的是森林中有太多杂草树枝,挖参人很容易会看花眼,一不留神就找不到了,并且发现人参的时候,心情难免会非常激动,很容易记错地方。 人参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部每年都在生长......
-
具体描述微波炉的磁控管将电能转化为微波能,当磁控管以2450MHZ的频率发射出微波能时,置于微波炉炉腔内的水分子以每秒钟24.5亿千次的变化频率进行振荡运行,产生高频电磁场的核心元件是磁......
-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是:程序与数据一样存取,按程序编排的顺序,一步一步地取出指令,自动地完成指令规定的操作是计算机最基本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存储程序、程序控制。冯·诺依曼计......
-
-
-
-
-
-
-
-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7199014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