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百科杂谈

古代对自己的称呼(古时对自己的称呼有哪些)

太叔彤 2023-06-16 23:48:36 6957次

一、鄙人 [ bǐ rén ] 释义:谦辞,对人称自己。 引证:沙汀 《困兽记》七:“‘鄙人呢?’ 吕康 擦擦鼻头,俨乎其然的问。” 二、在下 [ zài xià ] 释义:谦称自己(多见于早期白话)...,以下是对"古代对自己的称呼"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古时对自己的称呼有哪些

一、鄙人 [ bǐ rén ]

释义:谦辞,对人称自己。

引证:沙汀 《困兽记》七:“‘鄙人呢?’ 吕康 擦擦鼻头,俨乎其然的问。”

二、在下 [ zài xià ]

释义:谦称自己(多见于早期白话)。

引证:峻青 《海啸》第三章十七:“在下哪里有疏忽之处,希望司令官多多指点指点。”

三、孤

拼音:gū,部首:子,笔画:8,繁体:孤,五笔:BRCY。

释义:

1、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的孩子。

2、单独。

3、中国古代王侯的自称。

组词:孤单、孤胆、孤寂、孤寡、孤僻。

笔顺

四、小人 [ xiǎo rén ]

释义:

1、先秦时指社会地位低的人。与“君子”相对。

2、谦辞。古代用于称自己。

3、人格卑鄙的人。与“君子”相对。

引证:许地山 《女国士》:“你配说吗?偷东西的是君子,还是小人?”

五、臣

拼音:chén,部首:臣,笔画:6,繁体:臣,五笔:AHNH。

释义:

1、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也包括百姓。

2、官吏对皇帝上书或说话时的自称。

3、姓。

组词:大臣、佞臣、贰臣、臣民、权臣

古代人怎么称呼自己

在古代对自己的称呼有很多,其中可以直译为“我”的有:吾、余、予、其、之、某、窃、不才、在下、小可、鄙人等。

除此之外,古代对自己的称呼也有根据社会地位、职位、职务、身份等不同而不同,例如:

帝王对自己的称呼:朕、孤、孤王、寡人、不谷;

臣子对自己的称呼:臣、微臣、下臣、老臣、末将、下官、奴才、小的;

老人对自己的称呼:老朽(男子)、老身(女子);

和尚对自己的称呼:贫僧(男子)、贫尼(女子);

女子对自己的称呼:妾、贱妾、妾身、奴婢、婢子、民女、小女子。

古人们对自己有哪些称呼

1、鄙人:古人称呼自己的谦词  

鄙人,〈书〉知识浅陋的人;谦辞,对人称自己。语出《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释义:唐感谢说:“我没有什么顾及的东西。”

2、臣:古代作官的在皇族面前的自称  

君主制时的官吏 ,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甲骨文象箕坐之形,身手都被束缚。一般都作家臣,或人臣解,也可解为宫廷诸侯大夫家中,当使唤做家务的佣人。

3、孤:古代皇帝自称

“孤”从春秋时期开始,用作诸侯王在遭遇危难而丧败后的贬损自称;但在秦、汉时期,词性慢慢转变成了帝王的雄称。

4、奴家:古代女子自称  

古时的“奴”、“奴家”专称女性,不需要语境,也不分身份,只是自我的谦称。在中国古代,相对于男人来说,女人的地位都是差很多的,因此在男人面前,女子都需要采用“贱称”,也就是有意的贬低自己,来显示男子的地位。

5、晚生:一般是书生在比自己资历高的人面前自称

晚生,是谦辞,后辈对前辈自谦之称,旧时文人在前辈面前的谦称。【出处】:晋朝的王献之 《违远帖》:“二女晚生皆佳。”释义:这两个小女虽然是晚生,但是文采皆备。

古代怎么称呼自己

在古代,人们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区有不同的称呼方式。一些常见的称呼包括:

以姓名自称:比如“某某敢问大名”、“在下某某”等。

以身份自称:比如“末将”、“小人”、“贫僧”、“晚生”等。

以自己的爵位或官职自称:比如“本王”、“本官”、“某州刺史”等。

以自己所在的地方或家族来自称:比如“江湖上的某某”、“某某堂”、“某某村的某某”等。

这些称呼方式在不同的社会阶层、场合和文化背景下都有所不同。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7199014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