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教育学习

鸟尽弓藏的意思(鸟尽弓藏是什么意思)

咎宾 2023-06-20 06:16:10 5109次

鸟尽弓藏的意思是鸟打完了,弹弓就收藏起来了。 一、拼音 鸟尽弓藏的拼音是【niǎo jìn gōng cáng】。 二、出处 1、魏晋·曹丕《煌煌京洛行》:“淮阴五刑;鸟尽弓藏;保身全名;惟有子房。”...,以下是对"鸟尽弓藏的意思"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鸟尽弓藏是什么意思

鸟尽弓藏的意思是鸟打完了,弹弓就收藏起来了。

一、拼音

鸟尽弓藏的拼音是【niǎo jìn gōng cáng】。

二、出处

1、魏晋·曹丕《煌煌京洛行》:“淮阴五刑;鸟尽弓藏;保身全名;惟有子房。”

2、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三、近义词

1、兔死狗烹:兔被捕杀光了,猎狗也就被煮吃了。比喻事情成功后,把出过大力的人一脚踢开或杀掉。

2、卸磨杀驴:比喻达到目的以后,就杀掉曾经为自己出过力的人。

四、反义词

1、感恩戴德:感激别人给予自己的恩德。

2、知恩图报:得到别人的恩德,要懂得回报于他人。

鸟尽弓藏的造句:

1、历史上能有几位君王,坐稳帝位后,不对功臣来个鸟尽弓藏的?

2、事情办完后,他露出了鸟尽弓藏的本来面目。

3、那些为资本家卖命的人,终有一天会明白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的。

4、他甫一上任,就开除了辅选有功的部属,真是鸟尽弓藏。

5、张良就是懂得适时急流勇退,才能避开如韩信鸟尽弓藏的下场。

6、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这种恩将仇报的行为,古来常见。

7、凡是对人民立下功劳的人,国家都不会忘记他,决不会鸟尽弓藏的。

8、为了避免“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命运,他功成身退,弃官经商。

9、他看出来这些人可以共苦,却不可以同甘,因此早安排了退路,以免惨遭鸟尽弓藏的厄运。

10、有些公司为求降低经营成本,把老职员资遣,真是标准的鸟尽弓藏。

鸟尽弓藏是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鸟没有了,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野兔死了,狗也没用了,就要烹煮着吃了。这里是指一个人失去了利用价值,就被杀掉或者落下个比别人更惨的下场。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原为帝王建立基业后,杀害一同打天下的功臣,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这个故事让人感叹世态炎凉,强烈谴责了忘恩负义的人。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故事背景

春秋末期,吴越称霸,两国战争频发,吴国把越国打败,一定要越国屈服求和。

为了报仇,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任用了文种、范蠡等重臣来整理国政,经过二十年后,国家逐渐转弱变强,终于击败了吴国,一雪国耻。

吴国战败后,吴王连续七次向越国求和,可文种和范蠡坚决不同意与吴国和好。夫差很无奈,就写信给范蠡,大意为:

兔子捉光了,捉兔子用的猎狗最终也会被杀了煮肉吃。敌国灭掉,那些曾经为打胜仗而出谋献策的大臣们没用了,很多都会被铲除掉。两位大夫为何不让吴国保存下来,替自己留条后路呢。

可文种和范蠡还是拒绝和好,逼得吴国信使无颜回去见君王,只好拔剑自刎。越王最终灭掉了吴国,将王室贵族们全部抓了起来,并在他们的宫殿里设下庆功宴。可是,范蠡却不知去向,第二天,有人在太湖边找到他的衣服,大家都以为范蠡投湖自杀了。

过了不久,文种却收到了一封信,上面说:“飞鸟打完了,弹弓就被藏起来,野兔杀光了,猎狗就被杀了煮吃,敌国灭掉了,谋臣就被废弃或者遭害,凭越王的为人,只能与他共患难,不适合同他享乐,大夫到现在还不离开他的话,难免会有杀身之祸。”

文种没听取奉劝,最后果真被范蠡说中了,他被勾践逼上绝路,不得不自杀。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是什么意思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意思是飞鸟没有了,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兔子捕杀完了,猎狗无用也就烹煮吃了。比喻事情成功后,把出过力的人抛弃或杀死。最早出自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源于春秋时期的一个典故,越王勾践在范蠡和文种的帮助下灭掉了吴国。因范、文二人功劳卓著,便要拜范蠡为上将军,文种为丞相。但是范蠡不仅不接受封赏,还执意要离国远去。他不顾勾践的再三挽留,离开越国,隐居齐国。范蠡离开后,还惦记着好友文种,于是就派人悄悄送了一封信给文种,在信上告诉他:你也赶快离开吧,我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勾践心胸狭窄,只可与他共患难,不能同他共富贵。你要记住:“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但是,文种不相信越王会加害自己,坚持不肯走,还回信说:“我立下这么大的功劳,正是该享受的时候,怎么能就这样离开呢?”果然在文种当丞相不久,勾践就给他送来当年夫差叫伍子胥自杀时用的那把剑,同时带了这么一句话:先生教给寡人七种灭吴的办法,寡人只用了三种,就把吴国给灭了,还剩下四种没有用,就请先生带给先王吧。文种一看,就明白了,后悔当初没有听范蠡的话,无奈之下只好举剑自杀了。

用法:讽刺用语。多用在被人利用;到最后又被踢开。一般作谓语、定语。

例句:在封建社会里;许多为统治阶级效力的人;最终落了“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下场。

近义词:卸磨杀驴、过河拆桥、得鱼忘筌

反义词:感恩戴德、始终不渝

参考资料

鸟尽弓藏是什么意思以及出处是什么

鸟尽弓藏,读音为niǎo jìn gōng cáng,解释是说鸟打完了把弓藏起来。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过河拆桥。

【出处】: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典故来源

范蠡

春秋末期,吴、越争霸,越国被吴国打败,屈服求和。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任用大夫文种、范蠡整顿国政,经过十年的忍辱负重和励精图治,使国家转弱为强,终于击败吴国,洗雪国耻。越王勾践灭了吴国,在吴宫欢宴群臣时,发觉范蠡不知去向,第二天在太湖边找到了范蠡的外衣,大家都以为范蠡投湖自杀了。可是过了不久,有人给文种送来一封信,上面写着:“飞鸟打尽了,弹弓就被收藏起来;野兔捉光了,猎狗就被杀了煮来吃;敌国灭掉了,谋臣就被废弃或遭害。越王为人,只可和他共患难,不宜与他同安乐。大夫至今不离他而去,不久难免有杀身之祸。” 文种此时方知范蠡并未死去,而是隐居了起来。他虽然不尽相信信中所说的话,但从此常告病不去上朝,日久引起勾践疑忌。一天勾践登门探望文种,临别留下佩剑让文仲自刎,文种明白勾践的用意,悔不该不听范蠡的劝告,只得引剑自尽。

韩信

这一成语也比喻西汉时刘邦将一些建国时建功立业的大将们悉数杀光的情形。刘邦当皇帝后为削弱韩信的势力,把当时是"齐王"的韩信徒封为"楚王",使其远离自己的发迹之地,然后又有人适时告发韩信"谋反",刘邦又再将他贬为"淮阴侯",不出几个月皇后吕雉又以谋反之名将韩信诱至长乐宫杀死。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得天下,韩信于公元前196年身首异处,这对共过患难的君臣在天下大定之后只相处了一年多一点的时间,韩信在临刑之前发出了“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浩叹。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7199014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