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教育学习

弹冠相庆是什么意思(弹冠相庆是什么意思解释)

祁爰美 2023-06-29 12:16:44 5146次

弹冠相庆的意思是: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弹冠相庆,是汉语的一则成语,语出东汉·班固《汉书·王吉传》。 这则成语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亦...,以下是对"弹冠相庆是什么意思"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弹冠相庆是什么意思解释

弹冠相庆的意思是: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弹冠相庆,是汉语的一则成语,语出东汉·班固《汉书·王吉传》。

这则成语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亦用于指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后用来形容坏人得意的样子。其结构为偏正式,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等,含贬义。

成语故事:

汉宣帝时,琅琊人王吉和贡禹是一对很好的朋友,他们二人自幼好学,通晓五经,学识渊博,为人廉洁。由于他们爱好相同,抱负相同,所以关系特别亲密。正因为如此,在当时的人们看来,王阳做了官,贡禹就会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去做官。

后来,王吉、贡禹都当了官。汉宣帝时,王吉为博士谏议大夫,因他对宣帝的宫室陈设、车服装备太盛,上书劝谏,被宣帝认为是迂阔,因而不得宣帝信任。王吉心中郁闷,就称病辞官归家。与此同时,贡禹也有类似的遭遇,他做河南令也被罢官掉职。

由于他们为官比较廉正,汉元帝刚继位就派使臣前往征聘。二人被召之后,做事勤谨,忠心耿耿,因而颇得元帝的信任。虽然再次被起用,但年迈的王吉在进京的路上就去世了。贡禹则得到重用,但不久也因为年纪大去世了。

本来王吉和贡禹都是国家栋梁之才,但他们青壮年时期由于各种原因,都错失了为朝廷和国家效力的机会,当他们再次出山,已是垂暮之年。后来,人们把“王阳在位,贡公弹冠”用以指一个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弹冠相庆的意思

弹冠相庆的意思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词语解释:弹冠相庆(tán guān xiāng qìng),汉语成语,意思是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后用来形容坏人得意。出自《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禹弹冠。”

2、出处:

(1)《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禹弹冠。”宋·苏洵《管仲论》:“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

(2)东汉·班固《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也。”

(3)宋苏洵《管仲论》:“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

(4)清赵翼《瓯北诗话·吴梅村诗》:“以视夫身仕兴朝,弹冠相庆者,固不同。”

3、例句:

(1)他用不正当的手段坐上了公司的第一把交椅,他的同伙弹冠相庆。

(2)他以阴谋手段夺取了政权,正在和同伙弹冠相庆,不料一把刀突然刺进他的心窝。

(3)当这种东西被杀死的时候,人面兽心的人将聚在一起,弹冠相庆。

成语"弹冠相庆"是什么意思

弹冠相庆(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tán guān xiāng qìng,比喻一个人做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因为将得到援引,有官可做,也互相祝贺。后用来形容坏人得意。含贬义。出自东汉·班固《汉书·王吉传》。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弹冠相庆

拼音

tán guān xiāng qìng

解释

弹冠:弹去帽子上的灰尘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王吉传》

类属

成语、贬义词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7199014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