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百科杂谈

怎样挑选翡翠原石(翡翠原石怎么挑)

梅寒凝 2023-07-14 02:16:41 7038次

翡翠原石鉴别方法如下: 如果是经过人工处理的翡翠原石,如翡翠B货,由于翡翠结构被破坏,其内在的光学性质也会发生了改变,所以它的颜色分布无层次感,而且由于经过酸性溶液的浸泡,从而导致基底变白,绿色分布较...,以下是对"怎样挑选翡翠原石"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翡翠原石怎么挑

翡翠原石鉴别方法如下:

如果是经过人工处理的翡翠原石,如翡翠B货,由于翡翠结构被破坏,其内在的光学性质也会发生了改变,所以它的颜色分布无层次感,而且由于经过酸性溶液的浸泡,从而导致基底变白,绿色分布较浮。此外,原来颜色的定向性也遭到破坏,看起来十分不自然。

受到强酸碱浸泡腐蚀的翡翠原石,表面积内部沿矿物晶体间会形成溶蚀,产生内部的连通式裂隙。这样一来,在透射光照射下,可见内部纵横交织的裂隙;在反射光条件下,可以清楚的看到表面的溶蚀凹坑或蛛网状网纹。

翡翠经强酸碱浸泡处理后,结构疏松,美充填之前表面见溶蚀凹坑,使之产生漫反射,光泽变弱;此外,翡翠在加入树脂或塑料等有机充填物后,常有树脂光泽、蜡状光泽或是玻璃光泽与树脂光泽、蜡状光泽混合。

翡翠原石

曾在我国的清末民初风行一时。由于缅甸翡翠原石硬度高〈也称水种〉,光洁明亮。且好的翡翠颜色既鲜亮又平和,有很高的保值和收藏价值,故而称为“玉中之王”。被很多爱玉、佩玉的人所喜爱。日本、新西兰还把翡翠做为本国的“国石”。由于翡翠原石产在紧邻中国的缅甸,且大部分成品在中国加工的特殊地缘关系,加之中国人对翡翠原石的特别偏爱,西方国家也普遍认为翡翠是中国的“国玉”。

缅甸玉中的绿色,除其色泽艳丽、十分耐看之外,它不分身份、地位、年龄、性别均可佩戴。因而十分符合中国人含蓄、平和、温雅、亲切的性格。社会需求量日益攀升。价格也成倍、甚至百倍地增长。国际市场上一只满绿的翠色手镯,价格已高达1000多万元。即使是翠色稍次些的缅玉饰品,只要是真A货,水头足、工艺精湛、色彩协调,也价格不菲。

如何挑选好的翡翠原石

挑选好的翡翠原石要看场口、结晶、皮色、特征、密度。

1、场口

首先从场口区分原石的好坏,由于不同场口出产的翡翠原石品质是不同的,一般来说较老的场口出产的翡翠品质比较好,其内部的杂质比较少,透明度很高,水头足,颜色比较纯正,这些是新料没法比的。

2、结晶

通常情况下,翡翠表面的砾石粗皮料结晶大,其内部结构就比较松软,硬度很低,透明度和净度也比较差,是翡翠的下品,而细皮料的结晶颗粒小,说明肉质比较细腻,硬度高,看起来也比较通透。

3、皮色

翡翠的皮色决定了原石品质的好坏,若是绿色部分以团状或者条带状分布,尤其是表皮上露出的绿色部分呈均匀对称分布时,且向内部延伸,则说明品质很好,颜色比较鲜艳且纯正,反之就越差。

4、特征

是看翡翠原石的特征,比如松花、癣、雾等,皮壳上的松花是绿色的,颜色与形态各异,可以根据松花颜色的浓淡、数量的多少以及形态变化来推断原石内部的颜色变化与分布。

5、密度

通过光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发现及检测出其密度与折射率是很低的,这都是因为这些原石都经过了充填,在点测下,其密度与折射率都应符合相对应的国际标准。

怎样选翡翠原石

选翡翠原石的方法:看光泽,看颜色,看结构,看外表,看密度、折射法等等。

1、看光泽:

原石用特有的酸性物质处理后,内部会有改变,在原有外表的基础上会形成低度的漫反射,可见度会减弱。加入可降解的物质、有机塑料等有机填充物后,翡翠原石中会经常显示混合树脂的光泽、蜡型光泽,或者透明光泽和脂肪光泽。

2、看颜色:

由于翡翠的结构被经过打磨破坏,内在的光学性质也发生了变化,b品好的翡翠原石自身的颜色分布没有等级感。用这个方法来处理的翡翠绿色仍为原生态,但在酸性溶液中浸泡后基底变白,绿色分布浮动也损害了原有颜色的取向性,显得不自然。

3、看结构:

翡翠原石通过碱性放置,一部分物质会被破坏,在表面和内部沿着矿物晶体间形成腐蚀,产生内部连接裂缝。透过透光处,可以看见内部纵横交错的裂缝。在太阳光或人造光的照射下,能够比较清晰地看到原石内部一些纵横细细的条纹。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有侵蚀的外表能直观看见。

4、看外表:

那些外表有比较大的小坑处,通过漂白和填充处理的翡翠有着光滑的层面,未出现以上现象,应进一步观察、测定。

5、看密度、折射法:

通过光的情况下可以发现及检测出其密度与折射率是很低的,这都是因为这些原石都经过了充填。在点测下,其密度与折射率都应符合相对应的国际标准。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7199014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