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百科杂谈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谁说的(说这句话的思想家是谁)

关香卉 2023-04-01 20:16:42 7706次

大家好,假如你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谁说的,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是很清楚,今天小编给大家科普一下具体的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下面就来解答关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谁说的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开始吧!

文章目录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是谁说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清朝初年著名儒者顾炎武的社会主张,意思是说,民族的存亡,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关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汉语大词典》说:“谓国家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的人都有责任。语本清顾炎武《日知录...因此,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二句意谓对于国家民族的兴旺,每个普通人都有责任

成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多年来流行一种说法,认为是顾炎武说的。但出自顾炎武的哪一本书。却从未有人点明。

刘洁修对顾炎武的著述一一翻检,仅在《日知录》卷十三《正始》篇中发现如下一段话: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刘洁修继续查索,终于在《饮冰室合集》中找到答案:夫以数千年文明之中国,人民之众甲大地,而不免近于禽兽,其谁之耻欤?顾亭林曰: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已耳! (《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辨法通论·论幼学》)

今欲国耻之一洒,其在我辈之自新……夫我辈则多矣,欲尽人而自新,云胡可致?我勿问他人,问我而已。斯乃真顾亭林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同上,《文集之三十三,痛定罪言·三》)

刘洁修经过考辨之后,认为按照语言发展运用的实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语意本于顾炎武,而八字成文的语型则出自梁启超

意思是顾炎武先提出的,原话是梁启超说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谁说的话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顾炎武说的。

顾炎武的代表作《日知录》集中体现了他的经世致用的学术和政治思想,书中谈到了【保国】与【保天下】的不同:【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后人将这段话总结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脍炙人口的警世名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最早是出现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的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他的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以八字成文的语型,是出自于梁启超。

意为保护一个国家政治系统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和文武大臣的职责;而天下苍生、民族文化的兴盛、灭亡,关乎所有人的利益,因此,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顾炎武简介:

顾炎武,本名顾绛,字宁人,人称亭林先生,南直隶昆山(今江苏昆山市)人。

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王夫之、黄宗羲、唐甄并称为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明遗民。

崇祯十六年(1643年),成为国子监生,加入复社。清兵入关后,先后依托于弘光政权、佥都御史王永柞、唐王朱聿键、诗社,组织反清活动。

后期,拒绝朝廷征辟,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开山始祖"。 顾炎武学问渊博,对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

晚年,治经重视考证,开启明末清初朴学风气。治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诗多伤时感事之作。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谁说的

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由顾炎武说的。这句话最早是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提出的。以八字成文的语型,是出自于梁启超。意为保护一个系统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和文武大臣的职责,与普通百姓无关;而天下苍生的兴盛、灭亡,关乎所有人的利益,因此,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出自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正始》。原文: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清朝初年著名儒者顾炎武的社会主张。意思是说,民族的存亡,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当时明朝已经灭亡,随后是清朝建立。顾炎武认为,亡国指的是改朝换代。是一个封建统治集团代替另一个封建统治集团的问题。而亡天下则是指民族、文化的沦亡,是关系到整个民族命运的大问题。

保国与保天下不同,保国即保卫旧的封建王朝。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一般人不必关心。保天下即保卫本民族及其文化,则是每个人应有的责任。这就是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的著名论点。梁启超把他这种爱国思想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个大字。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是谁说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是顾炎武说的。

顾炎武(1613年—1682年),明末清初思想家、学者,南直隶昆山人。初名继绅、绛,字忠清,后改名炎武,字宁人,因避人陷害,曾化名蒋山佣。居亭林镇,学者尊称亭林先生。与黄宗羲、王夫之合称清初三先生,加上唐甄合称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

他在明末为诸生。少时加入复社,阅读邸报,留心经世之务。二十七岁时秋试被黜,退而读书,遍阅各地郡县志书及章奏文册资料,研究疆域、形势、水利、兵防、物产、赋税等社会实际问题。

弘光元年(1645年,清顺治二年),清兵陷南京,他改名炎武(仰慕文天祥的门生王炎武),在昆山参加抗清活动。失败后,离乡北游,往来鲁、燕、晋、陕、豫诸省。遍历关塞,实地考察,搜集资料,访学问友。

顾炎武论学主张“博学于文”,“行己有耻”。强调学以经世,自一身以至天下国家之事,都应探究原委,反对明末空谈心性的空疏学风。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名言,后人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治学方法主张博瞻贯通,“每事必详其始末,参以佐证”,辨别源流,审核名实,注重实证。研究经学、文字音韵学、历史地理学,为清代乾嘉汉学开启先河。著书撰文注重独创,反对因袭、盲从和依傍。

顾炎武一生著述丰富,著有《日知录》《音学五书》《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亭林诗文集》等书。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7199014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