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百科杂谈

一口咬掉牛尾巴打一字(谜底是什么字)

本忻欢 2023-04-20 13:16:26 5801次

小伙伴们,你们好,要是你对一口咬掉牛尾巴打一字,以及一口咬掉牛尾巴打一字谜底是什么字不是很了解,今天小编给大家解答一下你们心中的疑问。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下面就来解答关于一口咬掉牛尾巴打一字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开始吧!

文章目录

一口咬掉牛尾巴.(打一字)谜底

告。因为把牛的底下咬掉就等于把牛字的底下半竖去掉,再加上一个口字,就组成了告字。

告字的解释:

1、把事情向人陈述、解说:告诉。告知。广告。报告。通告。忠告。

2、向国家行政司法机关检举、控诉:告状。到法院去告他。

3、为了某事而请求:告假。告贷。

4、表明:告辞。自告奋勇。

5、宣布或表示某种情况的实现:告成。告罄。告一段落。事情已告结束。

6、姓。

组词:布告、告吹、预告、公告、告诉、广告、告状、告别、忠告、报告、告诫、告辞、警告、宣告

扩展资料:

字源解说:

文言版《说文解字》:告,牛触人,角箸横木,所以告人也。从口从牛。《易》曰:“僮牛之告。”凡告之属皆从告。

白话版《说文解字》:告,牛用角撞人,古人在牛角上系横木,用它来告发罪人,横木撞到谁,谁就是罪人。字形采用“口、牛”会义。《易经》上说:“僮牛之告。”所有与告相关的字,都采用“告”作边旁。

词语解释:

1、布告[bùgào] 

解释:(机关、团体)张贴出来告知群众的文件:出布告。张贴布告。

2、告吹[gàochuī] 

解释:(事情、交情等)宣告失败或破裂:项目告吹。谈判告吹。婚事告吹。

3、预告[yùgào] 

解释:事先通告。这场大雪预告了来年小麦的丰收。

4、公告[gōnggào] 

解释:政府、团体对重大事件当众正式公布(如公告、布告或命令)

5、告诉[gàosù] 

解释:被害人向法院提起诉讼:告诉到法院。

猜谜语:一口吃掉牛尾巴.(打一字)

1、答案是告。一口以上可以肯定这个字有一个口,然后看下面吃掉牛尾巴,牛字的尾巴是什么就是牛字下面的1,而吃掉就是去掉的意思,那么就是一个没有下面1的牛。结合起来就是告诉的告了。告的读音是gào,字形结构是上下结构。其实,甲骨文中的“告”并非没有“牛尾巴”,隶书是为了书写美观才将“牛尾巴”去掉了。“告”字上为“牛”,下为“口”,合起来表示进行祭祀时。

2、告字的由来是人们献上一头牛,并进行祷告的情景,这就是“告”的本义。后来,“告”的意思渐渐淡化,普通化,泛指“表达、诉说”。所以这个谜语和古时候的传统也有关。古代帝王封禅或出巡时在外所行的祭祀之礼。《书·舜典》“歳二月,东巡守,至于 岱宗 ,柴” 孔 传:“班瑞之明月,乃顺春东巡 岱宗 ……燔柴祭天告至。”《新唐书·礼乐志四》:“又为告至坛,方八十一尺,高三尺,四出陛,以燔柴告至,望秩羣神。”《宋史·礼志十七》:“巡幸之制, 唐 《开元礼》有告至、肆觐、考制度之仪。”

一口咬掉牛尾巴打一字 一口咬掉牛尾巴打一字答案

  一口咬掉牛尾巴打一字答案

  1、 一口咬掉牛尾巴打一字答案是:告。“牛”是这样的,“口”咬掉了“牛”的尾巴,说明“口”在“牛”的下面,咬掉了尾巴,所以是“告”字。

  2、告的读音是gào,字形结构是上下结构。其实,甲骨文中的“告”并非没有“牛尾巴”,隶书是为了书写美观才将“牛尾巴”去掉了。“告”字上为“牛”,下为“口”,合起来表示进行祭祀时。

一口咬掉牛尾巴打一字

一口咬掉牛尾巴打一字的谜底是告。牛字尾巴是底下的一竖用口替换了牛尾巴,成为告字因此谜底是告。告,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读作go。此字始见于商朝文字。本义为告祭。后引申为大声宣布,对人表达之义,也引申为请求、辞别,还表示向公众通知的内容。

告字最初见于商朝甲骨文中,甲骨文上面部分就像是一个牛头,下面是一个盛放牛头的器皿,整体看起来就像是把牛头放到器皿中进行祭祀。金文和篆体大体与甲骨文字型相同。隶变后,楷书逐渐演变为告。

告字是会意字。上部分是牛,为祭祀用的牲畜,下部为口,表示诉说之意。整个字表示人用牛献祭,向神灵或祖先祝祷祈福的意义。上古时期,牛是最高规格的祭祀牲畜,只有在十分隆重的场合才会使用。由口中说祈祷的话,引申为告诉;由告诉引申为告示、谕告,又由告示、谕告引申为教育;由告诉引申为上告、上报;又由上报引申为告状;由告状引申为揭发;由上报引申为请求,由请求引申出休假;由揭发告状引申出定罪。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7199014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