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生活经验

海内存知己下一句(海内存知己,下一句是什么)

仙山 2023-04-25 03:16:28 7940次

天涯若比邻。 出自《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译文: 雄伟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透过那风...,以下是对"海内存知己下一句"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海内存知己,下一句是什么

天涯若比邻。

出自《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译文:

雄伟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

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

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

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

此诗意在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首联描画出送别地与友人出发地的形势和风貌,隐含送别的情意,严整对仗;颔联为宽慰之辞,点明离别的必然性,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颈联奇峰突起。

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尾联点出“送”的主题,而且继续劝勉、叮咛朋友,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

此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堪称送别诗中的不世经典,全诗仅仅四十个字,却纵横捭阖,变化无穷,仿佛在一张小小的画幅上,包容着无数的丘壑,有看不尽的风光,至今广泛流传。

海内存知己的下一句

“海内存知己”的下一句是“天涯若比邻”。该诗句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此诗意在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这句话的意思是四海之内有知己朋友,虽然远在天边,也像近邻一样亲近。该诗是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做官,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的送别诗。

王勃自幼聪敏好学,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作《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返回长安后,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唐高宗上元三年,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诗内容为: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意思是:

雄伟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

海内存知己下一句

海内存知己下一句: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好友到四川去做官, 劝慰好友,咱们不需要像普通人那样洒泪而别。因为大家虽然远隔天涯,但是心若相知便如近邻一般。

杜甫曾经有诗云: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古人没有今天的通讯和交通如此方便,一别之后再次见面或者对话就很难了。

在当时的条件下,王勃说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豪言, 想必好友受了激励以后,路上一定心情畅快。

不过结尾二句,虽然说不要”沾巾“,但是放于尾句,未免有强言欢笑之意。

整体来说,这首诗一改离别时的悲伤愁苦,洒脱而豪迈。点睛之笔,就在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二句。

化用《赠白马王彪》佳句

王勃的这两句诗,不是自己的首创,而是化用了曹植《赠白马王彪》的诗句:

心悲动我神,弃置莫复陈。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慇懃。忧思成疾疢,无乃儿女仁。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

这是《赠白马王彪》中节选的一段。看过这一段可知,王勃整首诗的立意基于曹植诗而来。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7199014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