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名字的来历(酒泉名字的来历是什么)
关香卉 • 2023-05-03 04:15:44 • 5776次
酒泉因“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 酒泉的命名也跟霍去病有关,在霍去病击败匈奴后,于此要夸兵庆功,在这种情况下,酒水是必不可少的。而当时甘肃地区远离统治中心关中千里之外,酒水极其匮乏,途中霍去病...,以下是对"酒泉名字的来历"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酒泉名字的来历是什么
酒泉因“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
酒泉的命名也跟霍去病有关,在霍去病击败匈奴后,于此要夸兵庆功,在这种情况下,酒水是必不可少的。而当时甘肃地区远离统治中心关中千里之外,酒水极其匮乏,途中霍去病碰见一个泉水,于是霍去病就将所带酒水倒入泉水中,以便全军将士共同饮用,这就是“酒泉”名字的由来。
历史文化
截至2016年,酒泉市河西宝卷(酒泉卷)、敦煌曲子戏、酒泉夜光杯雕、哈萨克阿依特斯和肃北雪山蒙古族服饰等5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肃北祝赞词和瓜州、肃州民歌等28个项目列入省名录;酒泉糊锅、肃州碗席、玉门清泉羊肉等181个项目列入市名录;全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名,省级传承人33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77名。
酒泉的来历
历史
酒泉,因传说泉中有金,故又名“金泉”。史载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西征匈奴,大获全胜于此,武帝赐御酒以赏,霍去病以功在全军,人多酒少,遂倾酒于泉中,与将士共饮,自此便有“酒泉”之名。又有一说酒泉以“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
先秦时期,为西戎、西羌、匈奴等民族所居。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设立酒泉郡。郡的驻地称禄福县。西晋元康五年(295年),改禄福为福禄。
隋朝仁寿二年(602年),改酒泉郡为肃州,州的长官为剌史。唐朝武德七年(624年)置酒泉县。广德元年(763年),酒泉为吐蕃所据达88年。唐末至五代,酒泉属回鹘。
宋代,酒泉属西夏,后为蒙古所占。元代设肃州路。明代置肃州卫。清代置肃州直隶州。民国2年(1912年)置安肃道。民国25年(1936年)改为甘肃省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酒泉,置酒泉专区。1959年,酒泉、金塔两县合并建立酒泉市(地级),1961年改为县级,并恢复金塔县。1964年11月,撤酒泉市,改酒泉县。1985年,撤酒泉县,设酒泉市(县级)。
2002年6月,撤销原酒泉地区和县级酒泉市,设立地级酒泉市,原县级酒泉市改设肃州区,同年9月正式挂牌。
酒泉名字的来历
酒泉名字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是因为霍去病将酒水倒入泉水中,以便全军将士共同饮用,所以将此地称为酒泉,二是据《后汉书》中记载:“城下有泉,其水若酒,故名酒泉”,因为此地的泉水如酒一样,所以叫做酒泉。
酒泉名字的来历 相传,霍去病击败匈奴后,想在酒泉这个地方夸兵庆功,当时甘肃地区远离关中千里之外,酒水极其匮乏,于是霍去病就将所带酒水倒入泉水中,此地便命名为酒泉。
酒泉,古称肃州,是甘肃省下辖地级市,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重要节点城市下辖1个区、2个县级市、4个县,总面积约19.2万平方千米。
酒泉地处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自古就是通往新疆和西域的交通要塞,为汉代河西四郡之一,是敦煌艺术的故乡,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文化。
酒泉地名的由来
西部名城酒泉,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为古代丝绸之路入关后第一重镇,酒泉又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卫星发射中心,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历史、人文资源与高科技资源都极为罕见的旅游文化之都。然而,关于酒泉地名的来历,一直众说纷纭。
流传甚广的一则民间故事说: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
击败匈奴,武帝赠御酒一坛,犒赏有功将士,酒少人多,霍去病倾酒于泉中,与众共饮,故称此泉为酒泉。这个故事美则美矣,却有违史实。《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霍去病“少有侍中,贵不省士。其从军,上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梁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域蹋鞠也。事多此类。”霍去病因李夫人之故,很早在宫中为官,受武帝喜爱,根本不知道稼穑之艰,也不知道将士之苦,在反击匈奴的战争中,他宁可将武帝赐的吃不完的美肉好粮抛弃,都不愿意拿出来给饥肠辘辘的士卒,怎么可能将武帝赐的御酒倒到泉里让全军共饮呢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7199014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