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一世一双人(“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出处和意思)
祁爰美 • 2023-05-18 05:16:03 • 6336次
相生相忘不相负,一生一世一双人下一句是:相思相望不相亲,半梦半醒半浮生。 ”一生一世一双人“”相思相望不相亲“出自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以下是对"一生一世一双人"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相生相忘不相负一生一世一双人下一句是什么
相生相忘不相负,一生一世一双人下一句是:相思相望不相亲,半梦半醒半浮生。
”一生一世一双人“”相思相望不相亲“出自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译文:
明明是共度一生一世的两个人,命运却偏偏安排他们两地相隔,不能在一起。相思相望,而又不能相亲相爱,那么这春天又是为谁而来的呢?
蓝桥相遇并不是难事,难的是即使有不死的灵药,也不能像嫦娥那样飞入月宫与她相会。如果能像牛郎织女一样,渡过天河双双团聚,日子再贫苦也心甘情愿。
拓展资料: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清代词人,叶赫那拉氏,原名成德,因避皇太子胤礽(小名保成)之讳,改名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大学士明珠长子,出生于满州正黄旗。自幼天资聪颖,18岁考中举人。康熙十五年(1676)中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随扈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情况。诗文均很出色,尤以词作杰出,著称于世,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他曾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后更名为《饮水词》,后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342首,编辑为《纳兰词》。
“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出处和意思
此句有两处出处。
其一自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词作品《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原句: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释义:明明是一生一世,天作之合,却偏偏不能在一起,两地分隔。
其二出自唐代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原句:相怜相念倍相亲,一生一代一双人。
释义: 一生一世,俩个人永远在一起,是一对天作之合;
一生一世一双人什么意思
“一生一世一双人,半醉半醒半浮生”的意思是:一生一世只想与结发夫妻过属于两个人的生活,时而沉醉在美好的理想世界中、时而清醒的活在当下的生活中,凡事不必太较真,不贪求长命百岁,也不用整天为世事繁琐、名利声望而奔波。
“一生一世一双人,半醉半醒半浮生”此句出自纳兰性德的画堂春,
原文:
画堂春
[清]纳兰性德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译文:
明明是一生一世,天作之合,却偏偏不能在一起,两地分隔。
整日里,相思相望,而又不得相亲,枉教得凄凉憔悴,黯然销魂。不知道上苍究竟为谁,造就这美丽青春。
一为裴航,乞浆蓝桥,而得妻云英;一为嫦娥,窃不死药,而飞奔月宫。
如果能够像牛郎织女一样,于天河相见,即使抛却荣华富贵也心甘
一生一世一双人,出自哪里什么意思
一生一世一双人”原作“生一代一双人”,出自纳兰容若的 《画堂春》: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这首词说的是,相亲相爱的一双人无端被拆散,原本想要一生一代一双人,却奈何有缘无分,只能各自叹息。
说起纳兰容若,有些人并不清楚,但是说起他写的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很多人都知道,纳兰容若原名纳兰成德后改名纳兰性德。其词清丽旖旎名被认为颇有南唐李后主之风。然天妒英才, 这位翩翩公子一直身体孱弱,去世时年仅三十岁。“一生一世一双人”爱看小说的人几乎都知道这句台词,尤其穿越剧。这句小说女主常说的话,听起来浪漫又坚定,让人感动不已。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7199014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