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生活经验

桃花源记的成语(桃花源记的成语有哪些)

沃可佳 2023-05-18 14:16:09 6805次

  出自《桃花源记》的成语有:世外桃源、鸡犬相闻、怡然自乐、山重水复、无人问津、阡陌交通、黄发垂髫、落英缤纷、豁然开朗、与世隔绝。   成语释义世外桃源:描述一个与世隔绝,没有遭到战乱的美好地方。怡然...,以下是对"桃花源记的成语"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出自桃花源记的成语出自桃花源记的成语有什么

  出自《桃花源记》的成语有:世外桃源、鸡犬相闻、怡然自乐、山重水复、无人问津、阡陌交通、黄发垂髫、落英缤纷、豁然开朗、与世隔绝。

  成语释义世外桃源:描述一个与世隔绝,没有遭到战乱的美好地方。怡然自乐:怡然,喜悦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鸡犬相闻:每家鸡和狗的叫声相互听得到,表示很近的距离,特表现一种和睦的景象。

与世隔绝: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及偏僻地方。无人问津:没人探问渡口。比喻事物已被人冷落。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

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象征,所以用来指老人。垂鬓,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落英缤纷:落花纷纷。  豁然开朗:意思指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与世隔绝:是指与文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或人迹罕至的极偏僻地方。

桃花源记的成语有哪些

  1、《桃花源记》的成语有:世外桃源、无人问津、豁然开朗等。

  2、世外桃源,汉语成语,拼音是shì wài táo yuán,意思是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3、无人问津,汉语成语,拼音是wú rén wèn jīn,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

  4、豁然开朗,汉语成语,拼音是huò rán kāi lǎng,意思指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桃花源记》中有哪些成语

成语有:豁然开朗、无人问津、世外桃源

豁然开朗

huò

rán

kāi

lǎng

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晋·陶潜《桃花园记》:“极初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宝玉~笑道:“很是,很是。(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一回)

无人问津

rén

wèn

jīn

问津:询问渡口。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

晋·陶潜《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这部传记小说,虽然摆在书架上,却根本~。

世外桃源

shì

wài

táo

yuán

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晋·陶潜《桃花园记》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没有遭到祸乱的美好地方。

在这儿,在这~的仙境中,有了人世喧嚣的声音。(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

出自《桃花源记》中的五个成语

出自桃花源记的成语主要有9个

  1.世外桃源

  成语出处:晋·陶潜《桃花源记》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没有遭到战乱的美好地方。

  2.豁然开朗

  成语出处:晋·陶潜《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3.怡然自乐

  成语出处:晋·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死后友人私谥“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现江西省九江)人)《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无人问津

  成语出处:晋陶潜(陶渊明)《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5.鸡犬相闻

  成语出处:晋·陶潜《桃花源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6.阡陌交通

  成语出处:晋·陶潜《桃花源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7.黄发垂髫

  成语出处:晋·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8.落英缤纷

  成语出处:晋·陶潜《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9.与世隔绝

  成语出处: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7199014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