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秦岭一淮河一线具有哪些地理意义)
姬丹红 • 2023-05-20 09:17:34 • 6792次
1.秦岭—淮河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降水量大于800毫米;秦岭—淮河以北降水量小于800毫米。 2.秦岭—淮河南北雨季长短差异。秦岭—淮河以北雨季集中而短促,主要在7、8月份;...,以下是对"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秦岭一淮河一线具有哪些地理意义
1.秦岭—淮河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降水量大于800毫米;秦岭—淮河以北降水量小于800毫米。
2.秦岭—淮河南北雨季长短差异。秦岭—淮河以北雨季集中而短促,主要在7、8月份;秦岭—淮河以南雨季要长得多。
3.秦岭—淮河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4.秦岭—淮河是1月0℃等温线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冬季基本上不结冰;秦岭—淮河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冬季一般结冰。
5.秦岭—淮河是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秦岭—淮河以南为亚热带,秦岭—淮河以北为暖温带。
6.秦岭—淮河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夏季,秦岭—淮河以南和以北都是高温多雨。冬季,秦岭—淮河以南温和少雨,秦岭—淮河以北寒冷干燥。
7.南北方地区分界线。
8.中国冬季集中供暖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是什么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橘逾淮为枳”说明了事物的发展变化,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季风区中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秦岭是我国冬季0℃等温线、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年积温4500℃等积温线经过的区域。
由此,就确定秦岭在我国众多山脉中的特殊地位,秦岭以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秦岭以北是温带季风气候;秦岭以南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秦岭以北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秦岭以南河流无结冰期,秦岭以北河流有结冰期;秦岭以南以水田为主,秦岭以北以旱地为主;秦岭以南是亚热带,秦岭以北是暖温带。
(2017·新课标)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秦岭淮河一线,作为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是按照一定指标划分的,但秦岭淮河一线在洪泽湖以东,没有自然标志与之对应的。)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线是中国地理区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
秦岭西起甘肃省白石山,秦岭-淮河分南北,只是分了中国东部,中国西部怎样分南北部是很有意思的,西部的确可分两大区域,但却是南北颠倒,冷热倒置。沿秦岭再向西,大致有两列东西走向的山脉与秦岭相连:一列是祁连山接阿尔金山一路向西;另一列就是西起帕米尔高原,向东绵延2000 多公里的昆仑山及其余脉。如果秦岭向西分南北的话,这两列山系可供考虑。
这里说的南北之分,不是文化的概念,而是指自然地理上的南北之分,确切地说,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南方)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北方)之分。自然地理的亚热带与暖温带都是有定义、有标准的。
秦岭淮河南北气候差别:
1、秦岭-淮河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降水量大于800毫米;秦岭—淮河以北降水量小于800毫米。
2、秦岭-淮河南北雨季长短差异。秦岭-淮河以北雨季集中而短促,主要在7、8月份;秦岭-淮河以南雨季要长得多。
3、秦岭-淮河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4、秦岭-淮河是1月0℃等温线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冬季基本上不结冰;秦岭-淮河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冬季一般结冰。
5、秦岭-淮河是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秦岭-淮河以南为亚热带,秦岭-淮河以北为暖温带。
6、秦岭-淮河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夏季,秦岭-淮河以南和以北都是高温多雨。冬季,秦岭—淮河以南温和少雨,秦岭-淮河以北寒冷干燥。
相关推荐
-
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如下:1、秦岭—淮河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降水量大于800毫米秦岭—淮河以北降水量小于800毫米。2、秦岭—淮河是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秦岭......
-
-
-
-
-
-
-
-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7199014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