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生活经验

魟鱼和鳐鱼的区别(鳐鱼与魟鱼得区别)

祁爰美 2023-05-20 22:16:30 5839次

  蝠鲼、鳐鱼、魟鱼的区别如下:   魟鱼身体扁平菱形或扁圆盘形,胸鳍前部不分化为吻鳍或头鳍,背鳍单个或缺。   尾较细长,似长鞭,尾上常具锯齿状长棘。由尾刺、外包皮膜和皮膜中的毒腺构成毒器,能刺伤人...,以下是对"魟鱼和鳐鱼的区别"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蝠鲼、鳐鱼、魟鱼看上去差不多,它们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蝠鲼、鳐鱼、魟鱼的区别如下:

  魟鱼身体扁平菱形或扁圆盘形,胸鳍前部不分化为吻鳍或头鳍,背鳍单个或缺。

  尾较细长,似长鞭,尾上常具锯齿状长棘。由尾刺、外包皮膜和皮膜中的毒腺构成毒器,能刺伤人。

  尾细长如鞭,常有一---三枚尾刺,有毒,背鳍常消失,鳐鱼体平扁宽大,背鳍小,二个, 位于尾的后部,尾鳍小,下叶退化,腹鳍前部特化为足趾状构造。  

  魟多半是吃底栖小型无脊椎或是滤食浮游动物,所以它们的牙齿变成平板铺石状,而不像鲨牙的三角形锐牙这么可怕。

  所以魟鱼性情温和也没有攻击性,在海里如果看到魟,一点也不用惊慌,可以慢慢靠近仔细地观察,尾巴特别细长的黄土魟,尾巴上的毒棘清晰可见。

  当然魟也有它寻求自卫的方法,在它们的尾柄上通常有1-3根毒刺,必须要特别小心。一旦不小心被它扫起来刺到,会引起红肿发烧,甚至丧命,所以渔民一旦捕获它们常先把它的尾巴剁掉。

鳐鱼与魟鱼得区别

魟鱼:身体扁平菱形或扁圆盘形,胸鳍前部不分化为吻鳍或头鳍,背鳍单个或缺。尾较细长,似长鞭,尾上常具锯齿状长棘。由尾刺、外包皮膜和皮膜中的毒腺构成毒器,能刺伤人。尾细长如鞭,常有一---三枚尾刺,有毒,背鳍常消失。

鳐鱼:体平扁宽大,背鳍小,二个, 位于尾的后部,尾鳍小,下叶退化,腹鳍前部特化为足趾状构造。

但通常视鳐鱼为一大类(鳐目),因此就包括了魟鱼。

魔鬼鱼和鳐鱼的区别是什么

外形不同,鳐鱼和魔鬼鱼虽然长得像,但鳐鱼有尾鳍或背鳍,而魔鬼鱼只有头鳍或吻鳍。大小不同,魔鬼鱼是鳐鱼中最大的种类,鳐鱼远不及魔鬼鱼。一般鳐鱼长达2.5米,而最大的魔鬼鱼会超过7米。

攻击性不同,魔鬼鱼有强大的攻击性,容易置人于死地,因此被称为“魔鬼鱼”,而鳐鱼的攻击性小得多。

魔鬼鱼和鳐鱼相似处

魟鱼和鳐鱼都属于软骨鱼纲板鳃亚纲,它们都是软骨鱼类。软骨鱼类的骨架是由软骨组成,脊椎部分骨化,缺乏真正的骨骼。两者都是鲨鱼的近亲,因此鲨鱼也属于板鳃亚纲。

魟鱼和鳐鱼同属于一个总目,生物分类学上的一个分类阶元单位,界于亚纲与目之间,即鳐形总目。实际上鳐形总目中除了鲼形目外的其他所有物种都可以称作“鳐”,鳐形总目包括约600种鱼类。

乍一看,魟鱼和鳐鱼非常像。它们都有扁平的身体,看起来像一只风筝,游动时靠巨大的翼状胸鳍以波浪状的摆动方式前进。不过也有极端个例,比如吉他形的鳐鱼——吉他鳐鱼,这种鳐鱼与鲨鱼一样,通过左右摇摆尾巴向前游动。

魟鱼和鳐鱼的鳃裂位于头部腹面,而鲨鱼的鳃裂位于头部两侧。魟鱼和鳐鱼都是底栖鱼类,一般可以在海底看到它们的踪迹。它们常将身体潜藏在水底沙中,躲避捕食者,伺机捕捉靠近的猎物。

鳐鱼和魔鬼鱼的区别是

1、分布区域不同:魟鱼主要分布于南美洲、亚洲和非洲,而鳐鱼的分布范围更加广泛,除南太平洋和南美洲东北沿海外,热带至近北冰洋带都有分布。魟鱼一般生活在水深浅于100米的海域,鳐鱼活动范围更开阔,从浅海到2700米以下的深水处都会出现其身影。魟鱼属于淡水魟鱼,而鳐鱼则是海水鱼,这就难怪鳐鱼的分布范围更广。

2、体型特征不同:魟鱼成鱼的体型区间在45~200厘米,而鳐鱼成体的区间在50~800厘米。鳐鱼些种类具有尖吻,由颅部突出的喙软骨形成,魟鱼相对圆滑。魟鱼种类胸鳍前部不分化为吻鳍或头鳍,背鳍单个或缺。尾较细长,似长鞭,尾上常具锯齿状长棘。鳐鱼鳃间隔特长,延伸至体表与皮肤相连,尾鳍小,下叶退化,腹鳍前部特化为足趾状构造。

3、分属种类不同:鳐鱼定义为软骨鱼纲鳐形目,而魟属软骨鱼类亚目,因此魟应属于鳐的分支。魟鱼分六个科158种,鳐鱼8科315种,在种类上更胜魟鱼一筹。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7199014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