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百科杂谈

徽派建筑的四大特点(徽派建筑特点是什么)

偶谧 2023-05-25 08:16:38 5830次

徽派建筑的四大特点:马头墙、三雕、牌坊、祠堂。 1、马头墙:徽派建筑中的重要特色,从宏村来看,徽派民居通常十分的密集,山水相连,加上耕田,留给民居的土地就不显的很多了,正所谓“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以下是对"徽派建筑的四大特点"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徽派建筑的四大特点

徽派建筑的四大特点:马头墙、三雕、牌坊、祠堂。

1、马头墙:徽派建筑中的重要特色,从宏村来看,徽派民居通常十分的密集,山水相连,加上耕田,留给民居的土地就不显的很多了,正所谓“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马头墙的存在正是为了阻隔火源,故马头墙亦有“封火墙”之称。

2、三雕:指的是“木雕”“石雕”以及“砖雕”。徽雕在徽派建筑中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体现,在徽派建筑的梁架上,中间粗大部分,这种梁民间亦称之为“冬瓜梁”,这种梁的中间部分一般会雕上华美的木雕。

3、牌坊:徽州建筑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与民居、祠堂并称徽州古建三绝。牌坊的历史很长远,春秋战国时便以诞生,开始作为村落中的门来使用,称为“衡门”。

4、祠堂:徽州古建三绝之一,祠堂的地位在古徽州之中是极其高的。祠堂脱胎于宗庙,是家族祭祖开会的地方。祠堂的规模上就可以看出一个家族的历史背景、社会经济、家族繁衍及盛衰等各个方面的情况。

徽派建筑

徽州建筑又称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徽派建筑作为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中外建筑大师所推崇。并非特指安徽建筑,主要流行于徽州六县与严州大部以及周边徽语区(如安徽旌德、石台,江西浮梁、德兴等)。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梁架多用料硕大,且注重装饰。还广泛采用砖、木、石雕,表现出高超的装饰艺术水平。

徽派建筑特点是什么

建筑特点:坐北朝南,注重内采光。

假如不是地形特殊,住屋的最佳朝向,当选择坐北朝南,但徽州明清时期所建民居,却大多是大门朝北。原来古徽人的居住习惯有许多禁忌。汉代就流行着“商家门不宜南向,征家门不宜北向”的说法。究其原因,据五行说法:商属金,南方属火,火克金,不吉利;征属火,北方属水,水克火,也不吉利。

徽派建筑特色

1、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高高的马头墙,能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故而马头墙又称之为封火墙。

2、围合式院落、庭院。庭院是千百年来中国建筑的主要表现形式,围合,不仅仅指的是物理的保护,而是建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东西,围合形成独立完整的局部空间而感受到安全感与归宿感。

3、朱红色大门、镂空花窗。朱红色,又称中国红,朱红色表示高贵与权威,朱红色的大门象征着庄重。镂空花窗是通过雕刻技艺来实现不同风格寓意的图案,起着装饰美化的作用,还具有采光通风、防尘、分割空间的功能。

徽派建筑的特点主要特点是什么

1、徽派古建筑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梁架多用料硕大,且注重装饰。其横梁中部略微拱起,故民间俗称为“冬瓜梁”,两端雕出扁圆形(明代)或圆形(清代)花纹,中段常雕有多种图案,通体显得恢宏、华丽、壮美。2、徽派建筑还广泛采用砖、木、石雕,表现出高超的装饰艺术水平。砖雕大多镶嵌在门罩、窗楣、照壁上,在大块的青砖上雕刻着生动逼真的人物、虫鱼、花鸟及八宝、博古和几何图案,极富装饰效果。3、徽派建筑其结构多为多进院落式小型者多为三合院式,一般坐北朝南,倚山面水。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方称“天井”,采光通风,亦有“四水归堂”的吉祥寓意。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7199014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