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百科杂谈

紫苑与紫菀的区别(到底是“紫苑”还是“紫菀”)

鲍雯 2023-06-16 23:12:29 7178次

1.紫菀(名:Aster tataricus L. f.)别名:青苑、紫倩、辫等;菊科紫菀属草本根状茎斜升茎直立高40-50厘米粗壮基部纤维状枯叶残片且定根棱及沟疏粗毛疏叶基部叶花期枯落圆状或椭圆状匙...,以下是对"紫苑与紫菀的区别"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到底是“紫苑”还是“紫菀”

1.紫菀(名:Aster tataricus L. f.)别名:青苑、紫倩、辫等;菊科紫菀属草本根状茎斜升茎直立高40-50厘米粗壮基部纤维状枯叶残片且定根棱及沟疏粗毛疏叶基部叶花期枯落圆状或椭圆状匙形半部渐狭柄

内主产于河北、内蒙东北三省等区外朝鲜、本等亦布通于潮湿河边带味药治风寒咳嗽气喘虚劳咳吐脓血功效

2.紫苑别名紫菀、青菀、辫紫苑、软紫苑、返魂草根含紫苑酮、槲皮素、羁萜、表羁萜挥发油挥发油含毛叶醇、毛叶醇乙酯、茴香醚、烃、脂肪酸、芳香酸等并琥珀酸另含紫菀氯环五肽、芦丁、紫菀苷A、紫菀苷B、紫菀苷C表羁萜醇、毛叶醇等

规则块状顶端茎、叶残基质稍硬根茎簇数细根3~15厘米直径0.1~0.3厘米编辫状;表面紫红色或灰红色纵皱纹;质较柔韧气微香味甜、微苦

现代药理试验证实祛痰镇咳作用并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肠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皆抑制作用;结核杆菌亦抑制作用外抗病毒、抗癌、溶血及利尿等作用

紫苑与紫菀的区别

没有区别。

两者是同一种植物的不同名称,养殖紫苑花时,需要在植株长到9-10厘米时,对其进行摘心修剪,也需要为紫苑花提供富含多种营养物质的有机肥料,还需要将环境温度控制在18度-25度之间,维持紫苑花正常生长。

它们是同一种植物的不同名称,紫苑花是属于菊科紫苑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适宜在温暖且湿润的环境中生长,而且紫苑花常生长于海拔为400-2000米的地区,在朝鲜、日本、中国等地带均有分布。

养植方法:

1、摘心修剪。

养殖紫苑花时,需要对其进行摘心处理,可以在植株长到9-10厘米高的时候,使用锋利的剪刀将枝条上的叶片剪掉,促进紫苑花萌生侧枝,也需要在紫苑花开完花后,将其开败的残花剪掉,避免植株流失多余的养分。

2、提供养分。

紫苑花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养分,养殖紫苑花时,需要在其旺盛生长期,为植株提供富含多种营养物质的有机肥料,使紫苑花生长的更为旺盛,并且有机肥料需要经过充分腐熟,以免使得紫苑花出现肥害现象。

3、适宜温度。

紫苑花适宜生长在温度为18度-25度的环境中,在冬季养殖紫苑花时,需要为其做好保暖措施,可以使用草垫子或者塑料布覆盖在地上,避免紫苑花被冻伤,也可以将紫苑花移到温暖的室内进行养护使其顺利度过冬天。

紫苑又叫什么名字

紫苑又叫紫菀、青苑、紫倩、小辫、返魂草、山白菜、夜牵牛。

紫苑,菊科紫苑属植物,多年生草本。紫苑高1-1.5m,茎直立,基生叶丛生,长椭圆形,基部渐狭成翼状柄,边缘具锯齿,两面疏生糙毛,叶柄长。茎生叶互生,卵形或长椭圆形。头状花序排成伞房状,有长梗,密被短毛。总苞半球形,总苞片3层,边缘紫红色。舌状花蓝紫色,筒状花黄色。

紫菀生于阴坡、草地、河边,喜温暖湿润气候,耐涝、怕干旱,耐寒性较强,冬季气温-20℃时根可以安全越冬。对土壤要求不严,除盐碱地和沙土地外均可种植。

繁殖栽培

紫菀为常用家种小品种,原有野生,已少见。由于生产不稳定,行情波动比较频繁,尤其是最近几年,生产持续萎缩,人为参与力度增大,行情变化频率和变化幅度更大,超历史记录行情不断出现。紫菀年需要量大约在1000吨左右。

紫菀为多年生草本,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具有怕干旱,耐寒的特性。10月份开始产新,春秋两季均可种植,以秋季为主。紫菀用秧苗繁殖,扩展速度慢。要想懒,种紫菀,紫菀采收后第二年仍会继续出苗,但受种源退化、不能重茬等原因,第二年的产量大打折扣,仅能收获200公斤左右,而新地新苗第一年可产干品300公斤。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7199014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