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教育学习

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意思(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意思是什么)

本忻欢 2023-04-04 17:16:02 5341次

大家好,假如你对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意思,以及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意思是什么不是很清楚,今天小编给大家解答一下你们心中的疑问。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下面就来解答关于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意思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开始吧!

文章目录

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意思是什么

曾经沧海难为水的解释是指对爱情(某个人)的忠诚。

曾经到过沧海,看到别处的河流也就不屑一顾了。后人引用多喻指对爱情的忠诚,说明非伊莫属、爱不另与。

曾经沧海难为水,元稹绝句,不但取譬极高,抒情强烈,而且用笔极妙。

出处:

出自元稹《离思五首》,原文如下: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翻译:

曾经领略过苍茫的大海,就觉得别处的水相形见绌;曾经领略过巫山的云霭,就觉得别处的云黯然失色。即使身处万花丛中,我也懒于回头一望,这也许是因为修道,也许是因为你的缘故吧。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离思五首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曾经沧海难为水

曾经沧海难为水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

诗句出处:

唐·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全诗: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全文赏析:

原诗以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隐喻爱情之深广笃厚,见过大海、巫山,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除了诗人所念、钟爱的女子,再也没有能使我动情的女子了。

这首诗是元稹为了悼念亡妻韦丛所作,“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中“沧海之水”“巫山之云”便象征着韦丛,此句意在表达对爱情的忠贞不移,说明真情的不可替代。

使用的典故:

两句诗化用典故,取譬极高。前句典出《孟子·尽心上》“观于海者难为水”;后句典出宋玉《高唐赋序》“姜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后人引用这两句诗,多喻指对爱情的忠诚,说明非伊莫属、爱不另与。这两句诗还简缩为成语“曾经沧海”,还可比喻曾经经历过很大的场面,眼界开阔,见多识广,对比较平常的事物不放在眼里。

曾经沧海难为水是什么意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整首诗的意思是经历过沧海之水的波澜壮阔,就不会再被别处的水所吸引。陶醉过巫山之云的梦幻,别处的风景就不称之为云雨了。虽常在花丛里穿行,我却没有心思欣赏花朵,一半是因为自己已经修道,一半是因为心里只有你。

元稹《离思(其四)》

唐代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作者简介:

元稹,字微之,河南洛阳人。生于唐大历十四年,死于大和五年(779年~831年)。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同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著有《元氏长庆集》60卷,补遗6卷,存诗八百三十多余首。

赏析:

原诗以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隐喻爱情之深广笃厚,见过大海、巫山,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除了诗人所念、钟爱的女子,再也没有能使我动情的女子了。两句诗化用典故,取譬极高。前句典出《孟子·尽心上》“观于海者难为水”;后句典出宋玉《高唐赋序》“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后人引用这两句诗,多喻指对爱情的忠诚,说明非伊莫属、爱不另与。这两句诗还简缩为成语“曾经沧海”。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7199014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