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教育学习

止于至善的意思(成语的含义解释)

咎宾 2023-04-06 19:16:21 6616次

各位朋友们好,如果你对止于至善的意思,与反求诸己 止于至善的意思不是很了解,没关系,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解答一下。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下面就来解答关于止于至善的意思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开始吧!

文章目录

止于至善什么意思

止于至善的意思是谓处于最完美的境界。

止于至善,汉语成语,拼音是zhǐ yú zhì shàn,意思是处于最完美的境界。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造句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2、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3、公司责任:社会公司家庭个人共赢工作风格:止于至善追根究底。

4、故正心之功不在他求,只在诚意之中,体当本体明澈,止于至善而已矣。

5、运动精神的最高原则为不断跨越极限,追求止于至善。

6、精益求精,止于至善是益而益电器事业永续经营的方向。

7、物格知至,则良知之被推往极致,则为止于至善之效验。

8、革命无止境,倘使世上真有什么"止于至善",这人世间便同时变成凝固的东西了。

9、民,在止于至善。宋儒朱熹将亲民改为新民,并作解说。

止于至善。什么意思

首先要明了“止于至善”本身的含义。“止于至善”,孔颖达释为“言大学之道在止处于至善之行。”(《礼记正义》)朱熹释“止”为“必止于是而不迁”,一定要达到这个境界而不再改变,释“至善”为“事理当然之极”(《四书集注·大学章句》),事情的最高原则,即最高的善。

王阳明释“至善”为“性”,即本性,人类的本生是纯善无恶的,“至善者,性也。性元无一毫之恶,故曰至善。”(《传习录上·语录一》)至善之性是人类的固有本性,所以“止”就是一种对本性的复归,“止之,是复其本然而已。”(同上)历史的解释虽然表达有异,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都是要通过道德修养而达到并保持人类最高的善。【摘要】

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提问】

首先要明了“止于至善”本身的含义。“止于至善”,孔颖达释为“言大学之道在止处于至善之行。”(《礼记正义》)朱熹释“止”为“必止于是而不迁”,一定要达到这个境界而不再改变,释“至善”为“事理当然之极”(《四书集注·大学章句》),事情的最高原则,即最高的善。

王阳明释“至善”为“性”,即本性,人类的本生是纯善无恶的,“至善者,性也。性元无一毫之恶,故曰至善。”(《传习录上·语录一》)至善之性是人类的固有本性,所以“止”就是一种对本性的复归,“止之,是复其本然而已。”(同上)历史的解释虽然表达有异,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都是要通过道德修养而达到并保持人类最高的善。【回答】

止于至善的意思是什么,在止于至善的至善是什么意思

1.“止于至善”的确切含义有两个。

2.分别是:处于最完美的境界。

3.修身育人,都必须达到完美的境界而毫不动摇。

4.在至善之前停止。

5.“止”即“停止,克制”。

6.善和恶都是客观存在的,有大善,有小善,也有大恶,有小恶,始终善就是善,恶就是恶。

7.所谓至善乃是善的极致,实则它更接近于恶,追求“至善”,难道不是满足自己的私欲,所以能力小者追求小善,能力大则追求大善,但不是至善。

8.所谓的至善,即要懂得停止和克制。

9.止于至善。

10.解释:止指达到。

11.至指最,极。

12.达到极完美的境界。

13.出自:《礼记·大学》。

14.原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15.例句:革命无止境,倘使世上真有什么“止于至善”,这人间世便同时变了凝固的东西了。

16.道理:止于至善,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至高境界的追求。

17.止于至善,在人性的层次指大真、大爱、大诚、大智的体现,是由自我到无我境界的一种升华。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7199014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