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公历和农历(两者有什么区别)
姬丹红 • 2023-04-08 14:16:01 • 6829次
各位朋友们好,如果你对什么是公历和农历,以及今天是公历几月几号不是很了解,没关系,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解答一下。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下面就来解答关于什么是公历和农历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开始吧!
文章目录
什么叫公历,什么叫农历
公历是阳历。我们现在主要使用的是国际上公用的历法,即公历。农历是中国传统历法,是古人根据天象变化的自然规律制定的,也可以叫做阴历。
农历是我国一种传统历法,也叫做阴历,这样一看就知道与阳历是不同的。农历虽然被称作阴历,但是并非阴历,而是一种阴阳合历,之所以这么叫是因为它把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轨迹都融合起来了,是我国农业上最常用的一种精准计算可利用时间段的方法,对我国农业有着极大的帮助。
历法
历法,是为了配合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根据天象而制订的计算时间方法。根据月球环绕地球运行所订的历法称为阴历;根据太阳在不同季节的位置变化所订的历法称为阳历。我国普遍存在的对历法的两种称谓:公历,农历(闰年有13个月,原因是其年月亮要绕地球13次才满一年)。
数千年来,我国先民创造了多种历法。据《历代长术辑要》、《历法通志》、《中国历法制度沿革史》三书记载,有名称可考的中国古代历法有115种。所有的历法,都需要有一个历元,作为标记时间的开始。历法不同,元旦就不一样。元旦,通常指历法中的首月首日。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历法
公历和农历的区别是什么
01 公历又叫阳历,是太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农历,中国传统历法,是阴阳历,以月相变化周期朔望月作为历月的基础,又根据太阳回归年周期来计算一年的时间。一般在日历上,公历时间在上面,农历时间在下面。
公历和农历的区别: 1、公历又叫阳历,是太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以四季循环的回归年为基本周期,与月亮的圆缺变化无关,其中每一年的日数和月数是由人来规定的。如今世界通行的公历就是一种阳历。 2、农历,中国传统历法,是阴阳历。以月相变化周期朔望月作为历月的基础,又根据太阳回归年周期来计算一年的时间。 3、位置不同:一般在日历上,公历时间在上面,农历时间在下面;而且公历日期是罗马数字,而农历是大写数字。
历法可分为阳历、阴历、阴阳历三种: 阳历(太阳历):以太阳周年视运动周期(即回归年,约等于日)为一年,一年划分成12个月,它与月亮运动毫无关系。根据阳历日期,可知寒来暑往的四季变化、合理指导农业等事。公历(学名格里高利历)就是阳历的一种。
阴阳历:我国的农历属于此类,它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根据农历日期,既可知道潮汐涨落,又可大概掌握四季更替。
阴历(太阴历):我国农历不属于此类,但生活中人们习惯将农历称之为阴历。以月亮的圆缺周期(即朔望月,等于日)为一个月,积12个月为一年。它完全不考虑太阳的周年视运动规律,因而阴历的日期不能显示四季冷暖。这种历法实用价值太小,现除伊斯兰教外,已弃置不用了。
农历和公历有什么区别
1、出处不同:
公历就是阳历,是世界通用的日期也就是我们平常的日期。
农历就是阴历,是我国古代用来农耕的日期,也就是日历下面的小字所表示的日期。
2、算法不同:
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所定出的历法。农历是以太阴(月亮)绕地球为一个月,12个月为一年(闰年为13个月)所定出来的历法。(以闰月调节年之四时)
扩展资料:
农历的由来:
农历是中国传统历法,它是根据月相的变化周期,每一次月相朔望变化为一个月,参考太阳回归年为一年的长度,并加入二十四节气与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
农历是以阴历为基础,融合阳历成分而成的一种历法,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说,它是属于阴阳合历。
农历又有夏历、阴历、旧历、华历、中历等称。因使用“夏正”,旧时多称为夏历,1970年以后“夏历”改称为“农历”。农历属于阴阳合历,其年份分为平年和闰年。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7199014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