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阑干百丈冰的瀚海指的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雪虎 • 2023-04-09 05:15:54 • 5443次
大家好,若是你对瀚海阑干百丈冰的瀚海指的是,以及瀚海阑干百丈冰的瀚海指的是哪个海不是很了解,今天小编给大家科普一下具体的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下面就来解答关于瀚海阑干百丈冰的瀚海指的是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开始吧!
文章目录
瀚海阑干百丈冰瀚海指的是
瀚海阑干百丈冰瀚海指的是沙漠。诗句是出自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此诗描写西域八月飞雪的壮丽景色,抒写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表现离愁和乡思,却充满奇思异想,并不令人感到伤感。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浪漫理想和壮逸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文: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吹折白草,仲秋八月胡地飘降大雪。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竞相开放。雪花飘入帘笼沾湿帐幕,就是穿狐皮袍也不暖和。将军兽角弓冻得拉不开,都护的铠甲冷得难穿上。无边沙漠结成百丈坚冰,忧愁的阴云凝结在长空。帐中摆酒为回京人送行,助兴的是琵琶羌笛胡琴。黄昏时辕门外大雪纷飞,冻硬的红旗风吹不飘动。在轮台东门外送你回京,临行时茫茫白雪布满山。山路曲折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空留马蹄的印迹。
作者简介:
岑参(公元715—770年),唐代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孙。天宝三年进士。八年至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又随封常清至北庭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至德二载与杜甫等五人授右补阙。后出任嘉州刺史。大历五年卒于成都。工诗,长于七言歌行。
现存者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岑高。有《岑嘉州诗》七卷。
瀚海阑干百丈冰的瀚海指的是什么
01 沙漠
瀚海阑干百丈冰的瀚海指的是沙漠,这句说大沙漠里到处都结着很厚的冰,属于古今异义词,出自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瀚海阑干百丈冰的瀚海指的是沙漠,这句说大沙漠里到处都结着很厚的冰,出自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此诗描写西域八月飞雪的壮丽景色,抒写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表现离愁和乡思,却充满奇思异想,并不令人感到伤感。
瀚海在唐代是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及其迤西今准噶尔盆地一带广大地区的泛称。亦多用为征战、武功等典故。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瀚海:大沙漠。东起兴安岭西麓,西尽天山东麓,自东北至西南绵延二千公里,以浩瀚如海,故名。此指西域一带的沙漠。
这两句诗写的是大漠冬日冰天雪地的景象——戈壁滩上百丈冰雪遍地纵横,万里长空凝结着阴暗的愁云。雪虽暂停,但天气短时不会转为晴好。以夸张笔墨,写天写地,气势磅礴地勾出瑰奇壮丽的沙塞雪景,喻武判官的归程将是艰辛难行的。
瀚海阑干百丈冰中的瀚海是指
瀚海阑干百丈冰中的瀚海是指沙漠。
瀚海,汉语词语,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北方的大湖;一指大沙漠。含义随时代而变。明以后专指戈壁沙漠。
瀚海阑干百丈冰"瀚海"的意思
浩瀚的海洋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参考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白草被刮得折断了,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飞撒大雪。
忽然好像一夜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斗艳盛开。
雪花飘散进入珠帘,沾湿了罗幕,穿上狐裘不感觉到温暖,织锦做成的被子也觉得单薄。
连将军和都护都拉不开弓,都觉得铁衣太寒冷,难以穿上。
在大沙漠上纵横交错着百丈厚的坚冰,愁云暗淡无光,在万里长空凝聚着。
在军中主帅所居的营帐里摆设酒宴,给回去的客人饯行,胡琴琵琶与羌笛奏出了热烈欢快的乐曲。
傍晚在辕门外,纷纷大雪飘落,红旗被冰雪冻硬,强劲的北风也不能让它飘动。
在轮台东门外送您离去,离去的时候大雪铺满了天山的道路。
山岭迂回,道路曲折,看不见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马走过的蹄印。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7199014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