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百科杂谈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是什么意思(原文及翻译)

本忻欢 2023-04-12 16:16:33 5768次

各位朋友们好,要是你对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与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是什么意思不是很明白,今天小编给大家解答一下你们心中的疑问。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下面就来解答关于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开始吧!

文章目录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原文及翻译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十)

译文:

孟子说:“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去鱼而取熊掌。生命是我所珍惜的,道义也是我所珍惜的,如果两者只能取其一,那么我就舍去生命而取道义。”

感悟:

这句话不单单是指鱼和熊掌,是用鱼和熊掌来比喻,当我们处在选择中时,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去考虑这,特别是我们比需二选一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想两个都可以选该多好。

但是,我们的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两全其美的事,大多数时候我们都讲面临选择。

幼儿园到小学,父母帮我们作出了对我们来说较好的选择,小学到初中,我们差不多要自己作选择,初中升高中,我们自己作选择,高中升大学,也是我们自己作选择。所以,在我们的人生中,方方面面都要需要我们作选择。

几乎很少有人一次就选对,几乎所有人都是在尝试过失败后才能作出对自己好一点的选择,但我们要相信一句话: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当我们既想要“鱼”,又想要“熊掌”时,不妨想想哪一个选择对我们,对他人都有好处,再作选择,这样可能会更容易作出选择。就算失败,也许也没那么难过。

舍鱼而取熊掌,舍生而取义,每个人所面对的选择不同,背景也不同,所以我们没办法一概而论,希望每个人都能作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典故是什么

成语“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出自孟子《鱼我所欲章》。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用人们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打了一个比方: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义也是我所珍爱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在这里,孟子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

本文节选自《孟子·告子上》。《告子上》的主要内容是阐明“性善说”,即人性里天生就有向善的种子,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种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本心”不可小视,因为它们分别是仁义礼智这几种道德的萌芽形态:“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意近“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义之端也。”人应该推求本心,顺着“本心”的方向发展,并将它发扬光大,从而成为道德上完善的人。因此,放到《告子下》全文里看,本文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关头,人也能经受住考验;而如果丧失了“本心”,人就会做出有损于人格的事来。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是什么意思

鱼和熊掌都是美味的食品,二者是很难同时获取的。要想得到熊掌,就需要把鱼当作诱饵。要想得到鱼,就要把熊赶跑才行。

这话的另外一个意思是说,人应该学会知足,不要贪得无厌。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7199014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