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意思(这句名言出自哪里)
敏雨真 • 2023-04-25 15:16:03 • 6280次
小伙伴们,你们好,假如你对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和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意思不是很清楚,今天小编给大家科普一下具体的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下面就来解答关于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开始吧!
文章目录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意思
shuǐ
kě
zài
zhōu,yì
kě
fù
zhōu比喻在平时要想到可能发生的困难和危险。《后汉书·皇甫规传》注引《孔子家语》:“孔子曰:‘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可知也。’”典故出处
《后汉书·皇甫规传》注引《孔子家语》:“孔子曰:‘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可知也。’”
近义词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英文翻译
Fire
is
as
hurtful
as
healthful.
same knife cuts bread and finger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比喻在平时要想到可能发生的困难和危险。 成语举例:作为统治者应该明白“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不能贪求无厌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成语结构:复句式 产生年代:古代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出处——最早出自孔子 原文见《荀子.哀公》篇,是荀子讲述孔子与鲁哀公的一段对话。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寡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寡人未尝知哀也,未尝知忧 也,未尝知劳也,未尝知惧也,未尝知危也。” 孔子曰:“君之所问,圣君之问也,丘、小 人也,何足以知之?” 曰:“非吾子无所闻之也。” 孔子曰:“君入庙门而右,登自胙阶, 仰视榱栋,俯见几筵,其器存,其人亡,君以此思哀,则哀将焉而不至矣?君昧爽而栉冠, 平明而听朝,一物不应,乱之端也,君以此思忧,则忧将焉而不至矣?君平明而听朝,日昃 而退,诸侯之子孙必有在君之末庭者,君以思劳,则劳将焉而不至矣?君出鲁之四门,以望 鲁四郊,亡国之虚则必有数盖焉,君以此思惧,则惧将焉而不至矣?且丘闻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 则可知也。水可载舟,亦能覆舟”魏征曾说过,唐太宗李世民常用此话告诫众人,人者水也:‘夫君者舟也:“孔子曰。君以此思危,久之成了李世民的“名言”,亦可覆舟。” 水能载舟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皇甫规传》注引《孔子家语》 原意:在水上,水可以载着舟行驶,同样也可以让舟覆灭。对于天下而言,黎民就好像是众多水滴汇成的大海,天子就好似海上的一片舟。比喻在平时,一样事物往往存在两面性。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出自哪里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是谁说的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释义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7199014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