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百科杂谈

文化自信是什么(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沃可佳 2023-04-27 03:16:15 5149次

各位朋友们好,如果你对文化自信是什么,和文化自信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不是很了解,今天小编给大家科普一下具体的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下面就来解答关于文化自信是什么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开始吧!

文章目录

文化自信是什么

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文化生命力的信念、信心。

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文化生命力的信念、信心。增强文化自信,需要我们有对历史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当代中国文化的理性审视,对世界历史文化、异域民族文化、现代文明成果的包容借鉴。

要有对历史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当代中国文化的理性审视。我们所讲的文化自信,首先是正确的对待自己的文化,也就是对自己国家和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有应有的礼敬和自豪,对自身文化生命力量和文化发展前景有坚定执着的信念。

文化

文化,天地万物的信息的产生融汇渗透。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传统习俗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

文化自信是什么意思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历史发展精髓的深刻领悟,对自身文化秉赋的充分尊重,对自身精神价值的高度肯定,并在此基础上自觉地传承、弘扬、践行,进而拥有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能力。文化自信不是固定人群对既有文化的被动承担,其基本路向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文化自信的前提是文化自觉,目的是文化自强。

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是树立和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括三种文化,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文化自信是一种价值引领,比如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说明文单元,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可以以“文明印记”为主题情境,引导学生借助文本来介绍中国建筑、园林、绘画艺术等,以此了解我国人民在这些方面的卓越成就,感受前人的非凡智慧与杰出创造力。一草一木皆为文化,以文化人,价值引领,让学生在学习说明性文字的基础上领略我国建筑成就。

如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大到单元,小到课时,教师都应该有意识在在文化自信的引领下,设计符合当下学情的主题与情境,让学生在主题情境与文化情境的交融下深刻理解要学习的内容。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7199014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