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什么意思)
类莺 • 2023-05-01 01:15:44 • 6642次
中国中文里面很多必须都是描述了某些情况或者现状,这些词语都是不一样的,就比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那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什么意思呢? 1、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常用来比喻艺术上面不同的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有...,以下是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什么意思
中国中文里面很多必须都是描述了某些情况或者现状,这些词语都是不一样的,就比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那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什么意思呢?
1、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常用来比喻艺术上面不同的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有的时候也指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百花开放的意思是百花盛开,丰富多彩,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2、 出处: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
3、 造句:当今是开放的时代,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
以上就是给各位带来的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什么意思的全部内容了。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简称“双百”方针,是繁荣文化事业的基本方针,具体地说就是,在文艺创作上,允许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题材、不同手法的作品同时存在,自由发展;在学术理论上,提倡不同学派、不同观点互相争鸣,自由讨论。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的基本方针,也是党领导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它是50年代,党在指导文艺工作和科学研究的实践中逐步提出来的,至今仍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1951年,中国国内关于京剧的发展问题出现了争论,有的主张全部继承,有的主张全部取消,毛泽东为此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主张对待京戏艺术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加以继承。1953年,毛泽东就历史研究工作的方针,提出要百家争鸣。
在此基础上,1956年4月28日,毛泽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5月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向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医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们系统地阐述了党中央提出的“双百方针”,从而在文艺界和科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的眼界开阔了,思想活跃起来,学术文化各部门都比过去表现得更加活跃,显示出生气勃勃的景象。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哪个文章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出自于《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意思是: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比喻艺术及科学的不同派别及风格自由发展与争论。
造句:
1、从这样的观点看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就是有益无害的了。
2、“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3、文艺应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4、由于贯彻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今年的文艺创作获得了丰收。
5、“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指导中国文学的一条语录。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7199014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