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百科杂谈

税后利润怎么算(税后净利润怎么计算)

鲍雯 2023-05-17 08:16:25 6737次

税后利润=税前(计税)利润-所得税。税后利润全部留给企业安排使用,进一步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使企业既有压力,又有动力。企业经营得好,经济效益越高,税后利润就越多。这就使企业认真改善经营管理,增产增收,...,以下是对"税后利润怎么算"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税后利润怎么算

税后利润=税前(计税)利润-所得税。税后利润全部留给企业安排使用,进一步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使企业既有压力,又有动力。企业经营得好,经济效益越高,税后利润就越多。这就使企业认真改善经营管理,增产增收,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

税后利润是利改税企业交纳所得税、调节税或承包费以后剩余的利润,是实行利改税后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变化后产生的一个概念。按照税法规定,企业按照计税利润和规定税率向国家缴纳所得税。缴纳所得税后,按照剩余利润是否超过合理留利水平为标准区别对待。缴纳所得税后,按照剩余利润是否超过合理留利水平为标准区别对待:对从事生产经营的工业、交通运输、商业、金融、保险、供销等国营大中型企业征收调节税,对国营小型企业收取承包费;对建筑安装等微利企业则不再征收调节税或承包费。

税后净利润怎么计算

税后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税后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利润总额×(1-所得税率)。净利润(收益)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收入。税后净利润补亏会影响留存收益变动吗?税后净利润补亏不会影响留存收益变动。税后利润弥补亏损的资金是从盈余公积账户流向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而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都属于留存收益,故留存收益总额不变。净利润和税后净利润如何区分?两者是一种从属或者包含的关系。净利润所表达的范围更大,它包括税前净利润和税后净利润,将净利润减去应该缴纳的税金后就得到了税后净利润,可以理解为:税后净利润=税前净利润-税金;而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净利润增长率=(当期净利润÷基期净利润)×100%。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多,表明企业经营效益越好;净利润少,则企业经营效益较差,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公司税后利润可以全部分配给股东吗?公司不可以将全部利润分配给股东。公司税后利润的分配顺序为:1、提取法定公积金;2、弥补亏损;3、提取任意公积金;4、股东按照出资比例或者持股比例分配剩余利润。根据《公司法》规定,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提取利润的10%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50%以上的,可不再提取。公司的法定公积金不足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在依照前款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前,应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公司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经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还可以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任意公积金,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所余税后利润,有限责任公司依照本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规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

税后利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纯利润计算公式是: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利润的三个计算公式分别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毛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与收入配比的主营业务成本;利润=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

重要性:

税后利润(即净利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经济指标。对于企业的投资者来说,净利润是获得投资回报大小的基本因素,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净利润是进行经营管理决策的基础。同时,净利润也是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管理绩效以至偿债能力的一个基本工具,是一个反映和分析企业多方面情况的综合指标。

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

税后净利润如何算

税后净利润计算:

净利润=利润总额×(1-所得税率);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税后净利润是指将利润总额减去企业所得税后的金额。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7199014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