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百科杂谈

口蜜腹剑的主人公是谁(口蜜腹剑的成语故事)

类莺 2023-04-02 03:15:54 6440次

各位朋友们好,假如你对口蜜腹剑的主人公是谁,以及口蜜腹剑的成语故事不是很明白,今天小编给大家解答一下你们心中的疑问。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下面就来解答关于口蜜腹剑的主人公是谁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开始吧!

文章目录

口蜜腹剑的主人公是谁

口蜜腹剑的主人公是唐朝宗室宰相李林甫。

李林甫是唐玄宗时的兵部尚书兼中书令。他能书善画,但品德低下,忌才害能。凡才能比他强、声望比他高的人,权势地位和他差不多的人,他都不择手段地给予排斥打击。对唐玄宗,他谄媚奉承,竭力讨好其一宠一信的妃嫔以及心腹,取得她们的欢心和支持。

李林甫总是露出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但实际上,他一性一格一阴一险狡猾,常常暗中害人。有一次,他装作诚恳的样子对同僚李适之说:“华山出产大量黄金,如果能够开采出来,就可大大增加国家的财富。”

李适之连忙跑去建议玄宗快点开采。玄宗把李林甫找来商议,李林甫却说:“华山是帝王‘风水’集中的地方?别人劝您开采,恐怕是不怀好意。”玄宗相信了他的话,认为他真是一位忠君一爱一国的臣子,反而逐渐疏远了李适之。日子久了,大家就发现了他这种伪善,于是在背地里说他“口蜜腹剑”,即口上甜甜蜜蜜,心中利剑害人。

口蜜腹剑的寓意

口蜜腹剑这个成语形容嘴上说得很甜美,形容一个人嘴巴说得好听,而内心险恶、处处想陷害人。其本身结构为联合式,在句子在可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口蜜腹剑”是李林甫官场攀升之路的武器,凡是有才能、功绩、声望的人才必定要受到李林甫的打压,他依靠这种本事,久居宰相之位,对朝廷和国家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反映了唐玄宗后期统治的昏聩。李林甫最后的下场,也说明了“多行不义必自毙”的道理。

《口蜜腹剑》的主人公是谁

李林甫

  出处: 《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空元年》李林甫为相,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释义: 比喻口头上说话好听,像蜜一样甜,肚子里却怀着暗害人的阴谋。

  故事: 李林甫,唐玄宗时官居“兵部尚书”兼“中书令”这是宰相的职位。

  此人若论才艺倒也不错,能书善画。但若论品德,那是坏透了。他忌才害人,凡才能比他强、声望比他高、权势地位和他差不多的人,他都不择手段地排斥打击。对唐玄宗,他有一套馅媚奉承的本领。他竭力迁就玄宗,并且采用种种手法,讨好玄宗宠信的嫔妃以及心腹太监,取得他们的欢心和支持,以便保住自己的地位。

  李林甫和人接触时,外貌上总是露出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嘴里尽说些动听的“善意”话,但实际上,他的性格非常明险狡猾,常常暗中害人。例如有一次,他装做诚恳的样子对同僚李适之说:“华山出产大量黄金,如果能够开采出来,就可大大增加国家的财富。可惜皇上还不知道。李适之以为这是真话,连忙跑去建议玄宗快点开采,玄宗一听很高兴,立刻把李林甫找来商议,李林甫却说:“这件事我早知道了,华山是帝王‘风水’集中的地方,怎么可以随便开采呢?别人劝您开采,恐怕是不怀好意;我几次想把这件事告诉您,只是不敢开口。”

  玄宗被他这番话所打动,认为他真是一位忠君爱国的臣子,反而对适之大不满意,逐渐将他疏远了。就这样,李林甫凭借这套特殊“本领”,他一直做了十九年宰相。

  后来,司马光在编《资治通鉴》时评价李林甫

口蜜腹剑意思

口蜜腹剑的成语意思是口头上说话好听,像蜜一样甜,肚子里却怀着暗害人的阴谋。这个成语的结构是联合式,它作为一个贬义成语,通常作为谓语、定语使用。 扩展资料   口蜜腹剑的主人公是谁

  口蜜腹剑这个成语的典故主人公是李林甫,这个成语的.出处是《资治通鉴》,书中对李林甫这个历史人物进行了记载,李林甫在唐玄宗时官居宰相,他虽然能书善画,但是品德不好,忌才害人,对唐玄宗总是谄媚奉承,竭力迁就,同时他还讨好玄宗的宠妃以及心腹太监,李林甫表面上和蔼可亲,实际上阴险狡猾,可是他却凭借这种本领做了十九年宰相。

  针对李林甫的性格,司马光在《资治通鉴》时评价李林甫,指出他是个口蜜腹剑的人。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7199014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