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魏救赵的主人公是谁( 来了解了解这个典故)
糜初兰 • 2023-04-13 05:16:05 • 7800次
各位朋友们好,若是你对围魏救赵的主人公是谁,与望梅止渴的主人公是谁不是很了解,今天小编给大家科普一下具体的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下面就来解答关于围魏救赵的主人公是谁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开始吧!
文章目录
围魏救赵的主人公是谁
围魏救赵的主人公是孙膑,这个成语出自《三十六计》。原本是指战国时期的一个军事策略,现在多用来指作战时偷袭敌人的后方,促使敌人撤退,缓解当前作战危机。这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战术,绕开问题的表面现象,从根源去解决问题。 扩展资料 围魏救赵这个成语故事是发生在战国时期。魏王派大将庞涓带兵攻打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向交好的齐国求助,齐王派田忌和孙膑带兵去解救赵国,军师孙膑提出先不直接攻打围困邯郸的赵军,而是向魏国都城大梁进攻,魏军听到消息,一定会先回来救援,齐军可以在路上设下埋伏。结果,庞涓果然撤兵回魏国,并在桂陵受到伏击,齐军大胜,魏军溃不成军,退回魏国,赵国的危机就解除了。
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孙膑,原本与庞涓是师兄弟,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在孙膑投奔魏国时设计陷害孙膑,使孙膑遭受酷刑。孙膑忍辱负重,来到齐国,逐渐展现自己的军事才能,得到齐王的重用,在齐魏两国的战争中,打败庞涓,后来写下著名的《孙子兵法》。
围魏救赵中的主人公是谁
围魏救赵的主人公是孙膑。“围魏救赵”的著名战役是由孙膑指挥的齐军用计打败庞涓带领的魏军。孙膑用围攻魏国的办法来解救赵国的危困,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名的战例,被后来的军事家们列为三十六计中的重要一计。
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
围魏救赵是谁
围魏救赵的主人公是孙膑,发生在战国时期齐国与魏国的桂陵之战。当时魏国围攻赵都邯郸,于是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邯郸,国内空虚,于是率军围攻魏都大梁,待魏将庞涓赶回应战时,孙膑在桂陵伏袭打败魏军,并生擒庞涓
围魏救赵的主人公是谁 来了解了解这个典故
1、围魏救赵的主人公是战国时期的田忌和孙膑,故事出自《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
2、《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是讲战国时期齐国与魏国的桂陵之战。
3、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欲释失中山的旧恨,便派大将庞涓前去攻打。这中山原本是东周时期魏国北邻的小国被魏国收服,后来赵国乘魏国国丧伺机将中山强占了,魏将庞涓认为中山不过弹丸之地,距离赵国又很近,不若直打赵国都城邯郸,既解旧恨又一举双得。
4、魏王从之,欣欣然似霸业从此开始,即拨五百战车以庞涓为将,直奔赵国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急难中只好求救于齐国,并许诺解围后以中山相赠。齐威王应允,令田忌为将,并起用从魏国救得的孙膑为军师领兵出发。
5、这就是围魏救赵的典故了。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7199014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