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生活经验

坐飞机需要什么(坐飞机需要带什么东西吗)

喜雨筠 2023-03-25 02:16:08 5795次

大家好,如果你对坐飞机需要什么,以及坐飞机需要带什么东西吗不是很了解,今天小编给大家科普一下具体的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下面就来解答关于坐飞机需要什么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开始吧!

文章目录

坐飞机需要什么手续

 1、需要凭有效乘机身份证件(订票时输入的证件)到机场办理乘机手续:在机场指定柜台办理值机(分配座位、领取登机牌)手续,机场工作人员会根据身份证件号码或姓名,以及所乘坐的航班号确认的电子客票,打印登机牌,并指引如何办理行李托运手续。

2、凭手中的登机牌通过机场安检,再经过登机口验收登机牌进入机舱。

3、为了出行顺利,建议在飞机起飞前90分钟到达机场办理各种手续。

一、对有高风险区7天旅居史人员,进行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2、3、5、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管理期限自离开风险区算起。

二、对有中风险区7天旅居史人员,进行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4、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管理期限自离开风险区算起。

三、对有低风险区7天旅居史人员,3天内完成两次核酸检测,并做好健康监测。

1. 科学佩戴口罩:外出时全程戴口罩尤其是有呼吸道症状时,不建议佩戴有呼吸阀的口罩,佩戴时间不宜超过4小时且不可复用,咳嗽或打喷嚏时不应脱卸口罩,口罩一旦潮湿必须及时更换,短时脱下时应避免内层的污染,脱卸口罩不要碰口罩前面。

2. 保持社交距离: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尤其是密闭空间;排队及乘坐公共交通时,应尽量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至少保持1m以上。

3. 讲究个人卫生:咳嗽或打喷嚏时如未戴口罩,应用纸巾或肘部衣袖覆盖口鼻;外出时尽量不要接触各类把手,一旦接触后应即刻进行手卫生(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液消毒双手),如无手卫生条件可用无接触方式(如纸巾等)。

求解坐飞机需要什么证件 坐飞机要带什么证件

1、在国内坐飞机一般来说需要身份证,但同时其他能证明身份信息的合法证件也能乘坐飞机。提前两小时左右去机场凭身份证换好登机牌同时托运好行李(各地机场最晚换登机牌的时间不一样),之后过安检,就可以候机。

2、国内航班,没有身份证的未成年人可持户口本登机。 未成年人如没有护照或赴港澳通行证,不能单独出境,可加注在监护人护照内办理出境和登机手续。

3、在中国,中国公民合法的身份证件是:身份证、护照、警官证、士官证、士兵证,其他证件均不能作为身份证明,也不能用来坐飞机。

4、坐飞机有效证件包括:中国籍旅客居民身份证、临时身份证、军官证、武警警官证、士兵证、军队学员证、军队文职干部证、军队离退休干部证和军队职工证;港澳地区居民和台湾同胞旅行证件。外籍旅客的护照、旅行证、外交官证等。

5、坐飞机需提供相应证件:购买婴儿客票的旅客应提供婴儿年龄的证件,如《出生医学证明》、户口本等。

6、带1名以上婴儿同行需要购买儿童票,每名成人只能携带2名不超过十二周岁的旅客(包括儿童和婴儿),旅客携带婴儿超过1名的,另一名婴儿应按相应的儿童票价计收,可单独占一座位,并可享有所持客票等级规定的免费行李额。

7、注意婴儿与儿童的年龄界定婴儿与儿童在购票时有不同程度的优惠,所以旅客时常对两者的界定存在疑问,一般来说,婴儿年龄是指出生14天-2周岁,儿童是指2周岁-12周岁(以航班起飞日期为准)。

坐飞机需要办理什么手续

法律分析:坐飞机需要的证件:

如果乘坐的是国内航班,只要带上身份证即可,如果小孩子没有身份证的话,带上户口本。如果是国际航班的话,除了带身份证之外,护照加有效签证必须要带,免签或者是落地签的话,需要带护照,要是去港澳台的话,需要带上通行证,这个需要去出入境管理处办理。

坐飞机的流程:

1、要预定飞机票,这个网上还有手机APP上都可以查到。接收到订票短信,然后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是,航空公司规定航班起飞前30分钟停止办理登机手续。一般需要提前一两个小时到机场,如果是第一次乘坐飞机,还是要早到为好。

2、到了机场后,机场会为每个航空公司提供一个入口。这里要注意入场口的位置。比如北京游3个航站楼,一般短信就会告诉到T1/T2/T3。

3、取票。到到机场以后,就去自助值机台,打印自己的票。

4、办理托运。当携带的物品过大或者过重时,您是需要办理航空托运的,找到托运办理柜台,排队办理即可。要注意托运的行李不要夹带违禁物品。乘坐飞机旅行,打包行李要特别注意托运行李箱的尺寸及重量是不是超出了航空公司的规定范围,如果超出会给出行带来很大的麻烦。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身份证法》 第十三条 公民从事有关活动,需要证明身份的,有权使用居民身份证证明身份,有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不得拒绝。

有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对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公民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7199014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