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到线的距离公式(立体几何中点到线的距离公式)
泉旋 • 2023-04-06 23:15:47 • 5610次
大家好,若是你对点到线的距离公式,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不是很了解,没关系,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解答一下。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下面就来解答关于点到线的距离公式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开始吧!
文章目录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直线Ax+By+C=0 坐标(Xo,Yo)那么这点到这直线的距离就为:
公式描述:
公式中的直线方程为Ax+By+C=0,点P的坐标为(x0,y0)。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这条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拓展资料:
公式整理
一、总公式:
设直线 L 的方程为Ax+By+C=0,点 P 的坐标为(Xo,Yo),则点 P 到直线 L 的距离为:
考虑点(x0,y0,z0)与空间直线x-x1/l=y-y1/m=z-z1/n,有s=|(x1-x0,y1-y0,z1-z0)×(l,m,n)|/√(l²+m²+n²)
d=√((x1-x0)²+(y1-y0)²+(z1-z0)²-s²)
二、引申公式:
公式①:设直线l1的方程为
;直线l2的方程为
则 2条平行线之间的间距:
公式②:设直线l1的方程为
;直线l2的方程为
则 2条直线的夹角
点到直线距离 百度百科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
设直线 L 的方程为Ax+By+C=0,点 P 的坐标为(Xo,Yo),则点 P 到直线 L 的距离为:
过程:
1.设直线l的方程为Ax+By+Cz+D=0 显然它与直线Ax+By+Cz=(A,B,C)(x,y,z)=0平行. 而后者从表达式可以看出它和向量(A,B,C)垂直.
2.考虑直线外一点P和直线上一点Q,则有向量PQ,如果它垂直于直线l,那么PQ的长度就是点到直线的距离。如果它不垂直于直线l,那么设P到直线l的垂足为R,由直角三角形的关系,PQcost=PR,cost是PQ与PR夹角的余弦,而PR与(A,B,C)都垂直于l,因此它俩平行。于是,夹角t可由PQ和(A,B,C)得出。
3.现在,P已知,Q可任取,(A,B,C)已知,故t已知。于是PR的长度已知,于是点到直线的距离已知。将以上过程用坐标写出来就得到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了。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是什么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是:d=│(Axo+Byo+C)/√(A²+B²)│
设直线L的方程为Ax+By+C=0,点P的坐标为(Xo,Yo),则点P到直线L的距离为|AXo+BYo+C|/√(A²+B²)。
考虑点(x0,y0,z0)与空间直线x-x1/l=y-y1/m=z-z1/n,有d=|(x1-x0,y1-y0,z1-z0)×(l,m,n)|/√(l²+m²+n²)。
解析:
过点做直线的垂线,所得的垂线段即点到直线的距离。
如若直线的方程为:ax+by+c=0,点坐标为:(x,y)
则有距离公式|ax+by+c|/√(a^2+b^2)
点到直线距离是指垂线段的长。求出过点M且与已知直线aX+bY+c=0(a、b均不为零)垂直的直线方程,而后联立方程组,求出垂足N点的坐标,然后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出点到直线的距离。
相关推荐
-
小伙伴们,你们好,如果你对光合作用的公式,和光合作用的公式是什么不是很了解,没关系,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解答一下。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下面就来解答关于光合作用的公式的问题,下面我们就......
-
大家好,若是你对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不是很清楚,今天小编给大家科普一下具体的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下面就来解答关于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问题,下......
-
大家好,要是你对顺水速度和逆水速度的公式,以及逆水顺水速度的公式不是很明白,没关系,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解答一下。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下面就来解答关于顺水速度和逆水速度的公式的问题,下面我们......
-
大家好,若是你对双缝干涉实验公式,以及双缝干涉公式不是很明白,今天小编给大家科普一下具体的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下面就来解答关于双缝干涉实验公式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开始吧!...
-
各位伙伴们好,假如你对企业所得税税负率计算公式,以及企业所得税税负计算方法不是很了解,没关系,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解答一下。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下面就来解答关于企业所得税税负率计算公......
-
-
-
-
-
-
-
-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7199014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